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回顾浙大百余年办学历史,大师云集,群星璀璨,成绩斐然。为传承浙大文脉,弘扬求是精神,特推出“致敬求是‘大先生’”专题栏目,选编纪念研究浙大名师相关文章,展现求是师生精神风貌。本期选编施雅风《开拓创新,紧密结合国家建设的大科学家 ——陈吉余院士》文章,以见先辈风范,扬求是校风。
陈吉余(1921—2017),江苏灌云县人。国内外著名的河口海岸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我国河口海岸学科的奠基人。1941年考入浙江大学史地系学习,1945年考取浙江大学史地研究所研究生,师从叶良辅教授。1949年留校任教。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调华东师范大学任教。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河口海岸研究机构,组建了河口海岸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河口治理、海岸工程、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有突出贡献。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吉余(1921—2017)
我有幸与陈先生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共同学习于西迁至贵州遵义的浙江大学史地系,在非常杰出的竺可桢校长领导下,依靠一群勤奋、博学、高尚的好教授治校,立“求是”校训,培养了追求真理、讲求民主、为国家服务的优良学风,又对自然地理特别地貌学有浓厚兴趣,拜循循善诱、提倡野外实践、讲究科学方法、待学生亲如子女的叶良辅教授为导师。吉余兄小我两岁,同学低我两届,当时我已为研究生,有一次陪同叶老师指导本科高年级野外实习,得知吉余兄已有较高观察能力。以后他也留校为研究生,他回杭州后撰写的研究生论文,我也有机会得以拜读。
1951年,我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所务秘书,就与领导商量,想将陈述彭和陈吉余两位学长都商调来以充实地理所,不料李春芬主任回话,陈述彭已放走,陈吉余就不可能再同意放行。后来到了华东师范大学,吉余兄就因地制宜,逐渐开拓长江河口的研究工作。1956年,他在中国地理学会第二届代表大会上的报告《长江三角洲江口段地形发育》甚为精彩,时我兼任地理学报副主编,即决定将该文收入发表。适苏联河口学家萨莫依洛夫来华任中国科学院自然区划研究顾问,中国河口也存在许多问题,应发挥萨教授所长以促进中国河口研究,当时我还兼生物学地学部副学术秘书并兼自然区划委员会学术秘书,于是介绍吉余兄与萨见面商讨,决定在科学院内成立河口研究小组,由吉余兄负责,在南京华东水利学院举行河口学报告会,举办河口学讲习班,成立领导小组,请水利学院院长海洋工程学家严恺担任组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水文地理学者郭敬辉为副组长。报告会前吉余兄先到各地访问,会上作河口研究特点专题报告,请各重要河口所在地区的有关单位代表参加介绍情况,萨则较详细介绍苏联河口学的成就与研究方法,重视水上测验。会后决定在上海成立由吉余兄为主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与华东师范大学都出人合作的河口研究室,浙江省成立钱塘江口研究站。这是我国河口海岸研究快速发展的起点,促成了长江河口系统水文测验和动力地貌调查,钱塘江口治理研究,天津新港海河口回淤研究,以及黄河口水文地形测量研究等重要工作。 1946年12月,陈吉余(左)在钱塘江进行地质调查。
以后吉余兄艰苦奋斗,踏实工作,一面教育培养人才,一面开拓新研究项目,致力与海洋学、水文学等相邻学科交叉渗透,从比较静态的传统地貌学跨向动力地貌与沉积学相结合的道路,独树一帜,密切结合工程建设需要,又联系各方,倡导组织全国海岸带资源环境调查,从1959年起多次建议,经过1979年40个单位参加温州海岸带调查试点,取得经验,制定规范,带动沿海各省市均以大力进行这项历时7年的调查,又用3年时间编制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资料汇编和图集,于1992年正式出版,该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58年,我去兰州开展冰川考察,以后又开拓冻土与泥石流研究,忙于新工作,与吉余兄很少联系。记得有一次到南京、上海探亲访友,到华东师范大学看望吉余兄等老友,当时河口海岸室还在一个大房间内办公,开着风扇,谈笑工作,条件未曾改善,但任务很重,正在争取建新实验厅,显然比我在兰州冰川研究好多了。
“文革”结束后,迎来科学的春天,中央同意中国科学院重振学部活动,并于1980年选举一批新学部委员(后称院士)。吉余兄当时学术成果与研究业绩辉煌,如关于长江河口多篇论著,钱塘江口整治,塘沽新港回淤研究,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河口室从地理系独立出来并扩建为河口海岸研究所,上海市科技委支持建成5,050平方米研究楼,石化总厂支持建2,200平方米的水模型大厅,但华东师范大学错失机会,未曾推荐申报;90年代初期选举新委员,吉余兄又以突出遭忌被攻击而未能选上。但吉余兄的杰出才能终于被大家承认,特别是1989年批准成立“河口海岸动力沉积与动力地貌综合国家重点实验室”,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吉余兄先后当选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吉余在浙江大学读研究生时与同学合影(前排左起:文焕然、程光裕、陈述彭;后排左起:倪士毅、宋晞、陈吉余)(1947年)
本文标题称吉余兄为“开拓创新,紧密结合国家建设的大科学”,此话从何而来?这是我比较地理学家中两院院士得出的。各院士均有若干项出色的创新成果,培养一批出色青年学者,但像陈吉余那样发常人所不敢想、看到隐藏的可能利用自然条件,勇敢提出建议,遇到难题,找出克服办法的科学精神是十分罕见的。举例来说,一是建议将浦东国际机场从原规划地址东移700m至海堤外潮滩上,常人很难想象在涨潮所及潮滩上建机场,但陈吉余想长江泥沙一直使陆地外涨东移,顺势而为,人为促淤获得机场所需土地投资比高价购农地省得多;另一个问题是这里海滩是鸟类栖息觅食场所,飞鸟对飞机起落也有干扰,修建机场会破坏这个栖息地,陈知此地东不远的九段沙有较多湿地动物和水生饵料,如实施生态工程,增植芦苇、互米花草,可吸引大群候鸟栖息。经过上海市立题华东师范大学课题组观察研究,完全可行,为机场建设节省3.6亿元,该项研究成果被评为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是1990年提出“干净水源何处寻,长江河口江中求”,建议在长兴岛北侧修建大容量的青草沙水库,蓄水量4,594万立方米,上下口均设可启闭拒盐水的挡潮闸,通过管道向上海市区供水,工程条件复杂,经过16年论证与施工,青草沙水库于2010年基本建成,有效保证了上海市供水安全。三是上世纪70年代初,在潮高、流急、含沙量高、常人视为建港禁区的杭州湾北岸寻找万吨级码头建址,解决金山石油化工总厂所需原油问题,陈先生凭他丰富经验,进行细微分析,提出厂西20公里处乍浦陈山涨落潮流力量差别不大,水深良好,外有小岛环绕,风浪较小,适于建立码头。建议被采纳实施,建成第一个2.5万吨级大码头,至今安全运行近40年了,现已有多处万吨级码头相继建成。四是他用力最多的长江口发育模式和人工控制理论与实践研究,在江流与海潮相互作用、沙洲与航道复杂多变,长江口是三级分汊,四口入海,多人多年研究确定南港北槽为深水航道,12.5m水深为目标,陈先生参与了决策并提供许多科学依据。1998年成立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至20世纪最末,完成第一期工程,栏门沙水深已达8.5m,通航条件初步改善;完成第三期工程后,可以达到水深12.5m,届时第三代、第四代集装箱大船可全天候进出长江口,大大促进长江流域特别是大上海的繁荣发展。 陈吉余院士贺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庆题词(2017年)
陈先生的学术成就非常宽广,形成的河口海岸科学体系可说是博大精深。他的总结性也是前瞻性巨著《中国河口海岸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共8篇37章123万字,从中国河口海岸研究50年所面临的挑战、中国河口海岸基本特征、典型河口与海岸、河口海岸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到河口、水系和洼地的治理与重大工程对河口的影响,沿岸工程与水运工程,再到有关基础研究问题、研究方法与监测技术,内容非常丰富翔实。河口海岸研究已发展成一门地质、地貌、自然地理、水文、气候、海洋动力工程、社会经济等多学科交叉促进的系统科学,陈先生则是领头建立这门系统科学的大科学家。尤有进者,陈先生在80高龄后,尚南去海南岛澄迈湾考察,建议海口港中心港区西移澄迈湾西部,为海南省领导采纳;建议修建南汇东滩没冒沙水库,增加上海淡水资源供应;2007年还远去武汉、重庆调研长江上游旱情与特枯水情对长江口的影响,组织专题研究,很快有专著问世。正如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原上海市市长、中国工程院院长)评价:“陈吉余院士60年来,从鸭绿江口到北仑河口走遍我国入海江河,倾注毕生精力的学术历程......他学识渊博,而又平易谦和的儒雅风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原载于《心系河口海岸——恭贺陈吉余院士九十华诞文集》,海洋出版社,2010年)
来源:浙大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