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畿道教授(1912-2007),字修如,曾用名仲仁,江苏海门人,作物遗传育种学家。龚畿道1931年就读于国立浙江大学农艺系,1935年毕业后任职于浙江省立棉业改良场、湖北棉业改良委员会实验总场、四川省农业技术改进所等;1939年起先后任教于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国立复旦大学农学院。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教于复旦大学、沈阳农学院和上海农学院。龚畿道教授辛勤培养了大批学子,现已成为各级业务骨干和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他的科研成果丰硕,为提高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求学问道——怀揣“农业救国”之志
龚畿道出生于江苏海门县二圹镇西北三里龚氏老宅,这是一个开明士绅的家庭。龚畿道自幼就读家塾,后期于启秀学堂学习,读完小学和初中。1928年,考入江苏省立上海中学高中普通科,并于1931年顺利毕业。
当时上海及沿海地区商业发达,龚畿道家庭为生计考虑,要求龚畿道报考商科,以便学成后求职养家。但是,龚畿道另有打算。他在少年时期参加农事劳作,具有农作基础,对农村生活怀揣深厚情感。而中国恰恰是一个农业大国,于是龚畿道便立下了“农业救国”的志向,毅然选择了农科,报考了杭州的国立浙江大学,进入农学院农艺系学习。
龚畿道在浙大的英文名Yarl,被同学戏称为“雅尔”。当时的学习生活很丰富,一年级开设国文、外文、物理、化学、植物学、动物学等,二年级分系授课。上午听课,下午实习,学生们在教师率领下到农场进行农事操作,有时也到附近农村进行调查访问,宣传农业知识,推广农业新技术。授课的教师有:《稻作学》彭先泽、《麦作学》莫定森、《家畜学》汪国舆、《生物统计学》萧辅等;其他教师还有卢守耕、周汝沆、金善宝等,都是国内享誉盛名,具有丰富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农学家。
在国立浙江大学,龚畿道遇到了他的恩师冯肇传。冯肇传,江苏宜兴扶风镇人。1918年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入乔治亚大学专攻棉作学,后转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攻读遗传学,获硕士学位,是第一位将遗传学术语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的学者,毕生从事高等教育和棉业生产与推广工作,曾为我国四大棉业专家之一。冯肇传时任浙江省立棉业改良场场长,同时兼任浙大农学院《棉作学》教授。由于家乡是产棉区,龚畿道在校时就喜欢“棉作”这门课程,与冯教授也有很多交往。冯老师对龚畿道的影响很大,十分喜欢龚畿道的学习精神,一直非常关照这位江苏小同乡,在龚畿道早期专业发展时期常常加以举荐和重用。
二、博学多才——实践、文体并行不悖
龚畿道在校期间十分活跃,除了一丝不苟完成学业,还是社会实践、体育活动的积极分子。学院设有推广部,经常组织学生为农民普及科学知识,学生们到农家田头,为乡民举办农业知识讲座,编印小册子散发。内容涉及治虫方法、植棉须知、小麦栽培浅说、养蚕须知等等。龚畿道对于这类工作十分热心。
他与其他学生组成“益智社”,“以互相切磋,增益学业为宗旨。院长、各系教授、各场部主任为名誉社员,藉资指引。工作专重研究,于实地试验与社会实际工作,尤为注意。常指派社员赴宣家埠等地农民茶园(馆),宣讲农业知识。”他还与刘讽吾、杨新美、李杏奎、焦龙华、陇体芳等志同道合的同学商议,成立“中华边疆农垦社”,设想毕业后开发西北边疆,改变边疆贫困落后的农业状况。
他是学院足球队的成员,在赛场上满场飞跑,经常参加校内外的足球比赛。毕业前一年寒假,他曾与本班杨新美等同学一起远足,徒步前往浙西山区,从杭州徒步走到莫干山,踏着冬日的积雪,几个年轻人兴趣盎然。龚畿道喜欢摄影。读书期间,他省吃俭用,把家里供给的生活费省下来,买了一架德国制造的“ZEIS IKON”(蔡司·依康)120相机,经常背着照相机四处拍照,甚为得意。此时,农学院所在地笕桥地皮被政府征用,建造飞机场;农学院另择华家池另建校舍。大约1934年秋,农学院迁往华家池新址。龚畿道便用新买的照相机把华家池校园里的各式建筑一一拍摄下来,有规模宏大的“农学馆”,新建的农场温室等,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还用这架照相机为同学们拍照,尤其是体育运动场景特别多。同学们组成的足球队、篮球队、参加运动会的合影等,这些场景都历历在目。而这些都成了研究当年大学生校园活动的宝贵的资料。
三、风雨同舟——同窗间的手足之情
毕业后大家各奔前程,但是同学间的手足之情保持了几十年之久。施平是龚畿道的一位好朋友。施平当年考入浙大森林系,但那边学生少,便和农艺系学生一同听课、参加各项活动,为此和龚畿道结为好友。2001年,龚畿道的儿子前去探望施平,带去了龚畿道珍藏多年的老照片。施平一眼就看出来,说到“这是你父亲,这是我”,认得清清楚楚。当他看到照片中自己和龚畿道在足球队、篮球队的合影,非常兴奋。他幽默地说,“龚畿道是好学生,学习好;不像我尽捣蛋,不读书(指经常参加校内外的革命活动)”。事后,施平把放大的篮球队合影挂在书房墙上,常对来访的客人说,“当年我是浙大篮球队的”。虽然过了数十年,同学之情依旧溢于言表。
龚畿道的同班同学李杏奎,毕业后回到老家湖南长沙,担任一所学校的教师。抗战爆发,长沙大火使人们失去家园、流离失所。李杏奎带着妻儿老小投奔位于湘阴乡下的岳父家避乱。工作无着,一家人只能靠做农活维持生计。不久,李杏奎患上肺结核,当时此病是不治之症,抗战胜利前夕竞含恨离世。由于家中一贫如洗,李杏奎夫人致函龚畿道,告知学友境况,因身无分文,使李杏奎无法下殓。此时,龚畿道在复旦大学任教,接信后赶紧联络学友凑集30块银元寄往湖南,帮助办理丧事。李杏奎夫人毕业于师范学校,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做教师,还担任过小学校长。到了晚年,她要求子女一定要找到龚畿道,以表达感恩之情。21世纪10年代,她的孙女来到上海谋职,通过网络查找线索,找到了龚畿道生前工作的单位,终于辗转见到龚畿道家人,转达了祖母的谢意。
回首龚畿道在浙大求学的历史往事,其“农业救国”一生的重要起点就在浙江大学。龚畿道家人曾于5年前向浙江大学档案馆捐赠了龚畿道求学浙大时,1934年的《生物统计学》《植物病理学》《稻作学》《家畜营养学》四门课程的课堂笔记及课程的实习报告。这些课堂笔记都是龚畿道在浙大求学时所作笔记,在课后重新整理抄录而成。后来,课堂笔记在汉口装订成册,具有重要的校史和档案价值。2023年,龚畿道家人又向浙大档案馆捐赠了龚畿道以及同学当年在浙大求学时的一批照片,以及1934年浙大从笕桥迁至华家池后,龚畿道拍摄的整套华家池建筑物的照片。时光流逝,龚畿道在浙大学习生涯的课堂笔记和求学照片依在,记录了他的青春时光和不息追求!
(本文原载于《浙江大学馆藏档案》(2023))
来源:浙大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