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热线:0571-88272851/88273744

网址:www.zju-embaea.org

邮箱:649607613@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八楼

求是书院

您的位置:求是书院 - 魅力浙大

暖心!毕业35年,浙大这个班级接力捐赠

发布日期:2025-4-16

在浙江大学

 

有这么一个班级

 

有这么一群人

 

毕业35

 

接力做了一件事......

 

这个班级是航空航天学院力学86

 

他们接力捐赠

 

成立了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

 

航空航天学院力学86级教育基金项目

 

项目背后

 

86级力学同窗的深厚情谊

 

也是86级力学校友对母校的深情回响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项目筹建背后的故事

 

感受浙大校友与母校

 

双向奔赴的情谊

 

见证求是精神的代代传承

 

同窗聚力,共筑教育基金

 

这个汇聚86级力学校友力量的项目,缘何而起?

 


这要从同窗情谊的温暖说起。即使毕业多年,86级校友代表、航空航天学院院长陈伟球教授和老同学们常常回忆起在浙大的美好时光。大家心中始终怀有对母校的深厚情感,时常想着如何为学校做点什么。

 

起初,几位同学只是想设立一个以个人名义的奖学金,但经过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以班级的名义设立教育基金更具意义。

 

有大钱出大钱;有小钱出小钱;没有钱就一起鼓劲加油!班级群里的一条微信迅速点燃了大家的热情,在陈伟球的积极牵头下,力学86级教育基金的筹备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无论贡献大小,参与本身就是对母校最深情的告白。陈伟球表示,我们这一代人经历过物资匮乏的年代,是在党和国家的培养下、学校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国家的富强,亲眼见证了国家的快速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人之人间的关系也变得格外浓厚,这是我们老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一种深切怀念。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毕业分配政策下,力学86级同学如蒲公英般散落四海,有人成为传感器领域的领军者,有人选择留在浙大教书育人,更有人远渡重洋在国外任教。虽各奔前程,但浙江大学力学86这一身份紧紧将他们联系在一起,微信群中的消息问候也从未停息。

 

对于捐款的金额,我们进行了慎重的讨论。在综合考虑大家的经济情况后,我们最初估计最后捐款可能在人均2000元左右。当我们开始筹集资金时,同学们的热情超乎了我的想象。一笔笔捐款陆陆续续地汇聚过来,更有同学默默三度追加汇款,最后竟然累积了超百万。这份历久弥坚的同窗情,让陈伟球的提议迅速得到响应。而这些散若星子的点滴善举,见证着力学86级每一位成员的赤子之心。

 

这个班级的凝聚力很强,从毕业到现在,几乎所有人的联系方式都保存着。在班级群里发一条消息,马上就有同学响应。航空航天学院综合办公室杨建群老师,在项目联络过程中被力学86级同学间的深厚情谊深深打动,两年来,班级同学们陆陆续续捐赠,逐渐形成了一种自然的氛围,学院也会精心制作电子版感恩纪念册发给捐赠校友,让我们的捐赠人切切实实看到支持的成果。

 

情系浙大,情谊历久弥新

 

1986年的秋天,一群青春有朝气与梦想的年轻学子,从五湖四海汇聚到浙江大学。课堂上专注听讲、实验室里攻克难题、传阅笔记讨论问题的场景似乎依旧历历在目。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域背景,却在浙大这片土地上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于道各努力,千里自同风。毕业后,大家各自奔赴不同的行业,有的致力研发传感器,有的投身摩托车制造,还有的在计算机和通讯行业大展身手。尽管专业和职业五花八门,但对母校的思念与感恩之情从未改变。

 

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周年的同学聚会都举办得有声有色。平时,杭州的同学们也时常相聚,围坐在一起,分享生活的酸甜苦辣、工作的点点滴滴。这多亏了我们的灵魂人物老班长!同学们都打心底里信服他,但凡组织个什么活动,大家都跟班长请示,听听他的主意。陈伟球笑着说。

 

博学求真,助力问天致远

 

我国嫦娥探月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5岁,这是年轻人的团队。只要给年轻人舞台,他们一定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作为航空航天学院的院长,陈伟球始终将培育新一代人才视为己任。

 

2024年度,有10名品学兼优的航空航天学院学生获此殊荣,他们不仅学习优异,还活跃在学生工作、社会实践、相关竞赛、科研探索等平台。此奖的设立不仅表彰了先进,更是激励着学生们热爱专业、努力学习、奋发进取,对高素质航空航天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024级力学专业直博生陈李子晨说:很荣幸能够获得航空航天学院设立的力学86级教育基金奖学金。感谢力学的大学长们对后生代的无私支持,对我而言这既是一份鼓励,也是一份责任。我会努力将这种浙大力学人的求实创新精神传承下去,为学院发展乃至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份荣誉是肯定,更是责任。我将继续在流体力学方向潜心钻研,勇攀科学高峰,努力在力学研究的道路上继承和发扬浙大与航院的优良传统,不负韶华,不负期望。”2021级工程力学(强基计划)本科生毛兴源表示。

 

既能精研毫厘之微,亦敢问鼎苍穹之远。在每年的毕业生座谈会上,陈伟球都会将既要脚踏实地,又要仰望星空作为临别赠言。在他看来,一是要让学生学会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不断提升自身能力,这是对浙大求是精神的践行。二是要让学生学会仰望星空,科研不能局限于自身喜好,更要响应国家战略所需。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航空航天学院力学86级教育基金项目不仅承载着校友们对母校的深情,更体现了力学86级校友对浙江大学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和相关学科教育发展的关心支持。

 

浙江大学始终坚持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才,而作为航空航天学院,我们的定位应该更加高一点,让我们的学生在行业里发挥领军作用,把浙大求是创新的精神发扬光大。陈伟球说。

 

2024年航空航天学院毕业生投身国家发展急需重点领域,比例居全校前列,恰是浙大航院精神的当代回响。相信在广大校友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和学院的精心培养下,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学生投身到航空航天事业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树高百尺,根系故土

 

人行万里,心向朝阳

 

每一份校友的馈赠

 

都是对母校深情的回响

 

每一次爱心的接力

 

都在续写着浙大人共同的精神篇章

 

来源: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46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