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竺可桢导读
竺可桢(1890年3月7日-1974年2月7日),1936年4月,声望卓著的科学家竺可桢出任浙江大学校长,一做就是13年。期间日军侵华,竺可桢率浙大师生西迁办学,史称文军长征。
西迁途中,确立了“求是”为浙大校训,又将“大不自多”定为校歌。可以说,文军长征是浙江大学西天取经之旅,是浙江大学的成人礼,自此浙江大学成了一所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气质和文化面貌的现代化大学。
在浙江大学的历史上,竺可桢校长是一座丰碑,是浙江大学的精神领袖。在竺可桢校长诞辰133周年之际,我们将分享一系列关于竺可桢校长的纪念文章,与校友一起追忆竺校长的伟大情怀,学习求是精神,思考竺校“两问”。
竺可桢为什么伟大?
作者介绍:罗卫东,浙江淳安人,民盟盟员,1982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10月加入民盟。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杭州大学经济系本科、硕士研究生,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外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生学历,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浙江大学副校长,现任浙大城市学院院长、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杭州城市大脑研究院院长、民盟中央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浙江省委会副主委。
按:
今天,3月7日,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诞辰,谨以此文表达缅怀之情。
大约九年前我写了一篇简短的纪念文章,文章中痛感当时中国大学办学方向的扭曲,特别是对本科教育的不重视,深切怀念国立浙江大学时代,竺可桢长校期间确立的正确办学方针以及卓著的办学成就。
近两年,大学似乎渐渐明白过来人才培养才是正业,当局也出台各种举措予以正本清源,力促中国大学尽快回到正轨。
著名教育家、科学家竺可桢先生(1890-1974)
如果没有竺校长这样一面的镜子,我们也许以为自己已经做得很不错了。竺校长提出的那些办学理念,我们似乎不仅能够理解,而且也都能够做得到:会想办法延揽名师、会关心学生、会向政府争取资源,……该做的也都做了,但人们似乎都不怎么买账,还是张口闭口竺校长好。
记得是2010年的3月14日,我代表学校去上海参加浙大校友会上海分会纪念竺校长120周年的座谈会暨史料捐赠会。为了方便那些病休的老校友,会议地点就选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两院院士陈吉余、戴立信、潘镜芙、干福熹放弃双休日的休息,赶到这里。他们都是耄耋老人,体弱多病,其中倪式如校友是两个儿子陪着坐轮椅来的。听着他们对往事的叙述,很多年轻人都不由得热泪盈眶。其实,作为普通的学生,人们记住竺校长的,除了那些载入史册的丰功伟绩,更多的是竺可桢长校的国立浙江大学为他们的一生带来的变化。
我们的大学,其存在的根本理由是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为民族、为国家、为社会、为世界培养具有高尚情怀和卓越能力的人才。在贵州遵义办学时期的浙江大学,被世世代代铭记的不是当时有多少科研经费、有多少篇论文、有多少奖励,而是在艰苦卓绝的办学环境里,大家同心同德、千方百计改善办学条件,不遗余力维护大学的尊严,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以竺可桢为代表的学校领导为此做出了巨大的个人牺牲。
这些老校友的发言,不论是像陈吉余、戴立信、干福熹这样在科学上取得卓越成就的院士,还是杨竹亭、阿章这样在其他岗位上奉献一生的老校友,谈得最多的是,那样恶劣的环境,竺校长居然请来了那么多载入中国科学史、文化史和教育史的名家;他到处争取经费,倾学校之所有建设实验室和图书馆,给他们提供了当时所能有的最好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西迁时期的浙大提供给学生的,不仅是名师的学识,还有名师追求真理、不计利害、求实奉献的高尚情操。老校友们热爱浙大、热爱竺校长的全部理由,一句话,就是浙大给他们提供的精神动力和知识动力让他们受益终生。
“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
这是竺校长最精辟的论述。今日大学的问题,并不是办学的物质条件问题,而是竺校长反复重申的师资素质的问题。我们今天讨论师资水平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忘记了,在造就和培养人才方面,教师应该具有何种素质。我们常常更多关注引进人才的科研表现,承担过多少项目,有多少论文,获过多少奖励等等。而竺可桢时代的浙大所关心的是教师能够给学生带来什么,他的学术水平是否足够胜任教学,他的精神境界是否合乎教育的要求?这是两条最高的标准,是关于教师素质的质的规定性。其他诸如是土鳖还是海归,政治上左还是右,在行内名气大小都不是主要的。
《竺可桢全集》
竺校长看重的教授,几乎都具备了这两个方面的素质,一是有真才实学,二是有不计利害追求真理的品质,对科学有信仰,不是急功近利、蝇营狗苟之辈。典型的如束星北先生。当时的浙大有多少这样的教授,不求名不求利,沉浸在追求真理的事业之中,以自己对科学的极大热诚感染和引领着学生的人生追求和知识趣味!
竺校长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身处云遮雾障的复杂情境以及山穷水尽的恶劣条件,仍然恪守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这一大学的根本职责,为此殚精竭虑,东奔西走,争取一切必要的支持,甚至为此忍气吞声、委曲求全。也正因如此,才得以吸引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学者来到遵义,来到湄潭,在战火纷飞,颠沛流离的环境中,创造了浙大历史上的辉煌。
今天的校长们,需要重新确立的是对大学根本职责的认识。大学的功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拓展,从早期的养育人才,到后来的科学研究,再到社会服务,其办学内容和工作空间都在不断拓展,这是大学与时俱进的表现。但,大学之本,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然是培养高水平的学生,这是任何其他的机构所无法替代无法履行的职责。大学校长的职责就是为培养好学生创造一切应有的条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延揽名师、留住名师,为他们教书育人提供尽可能好的条件。一个校长只有做到这一点才算合格,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才会被后人铭记。
图片浙江大学玉泉校区图书馆前伫立的竺可桢全身铜像
竺可桢(1890-1974)是我国现代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教育思想家。他在长期的办学和科研过程中,特别是在担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对现代大学教育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念和思想,这些办学思想至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论教育目的
1、大学教育之目的,在于养成一国之领导人材,一方提倡人格教育,一方研讨专门智识,而尤重于锻炼人之思想,使之正大精确,独立不阿,遇事不为习俗所囿,不崇拜偶像,不盲从潮流,惟其能运用一已之思想,此所以曾受真正大学教育者之富于常识也。
2、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在改进个人,还要能影响于社会。
3、大学的最大目标是在蕲求真理,要蕲求真理,必得锻炼思想,使人人能辨别真伪是非。
4、大学之最大目标是求真理。这可以说是理知的,但亦可以说是道德的,所以道学问,即是尊德性。
5、一般人以为大学之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得专门之智识与技能,以为将来个人到社会中,从事谋生立业之基础,而为国家着想,则系造就领袖人才,领导群众以发展事业。
6、大学毕业生不当以钱为目的,要当以服务为主旨。
论大学办学
7、大学是培养未来各界领袖人才的地方。
8、大学因为包涵万流,所以成其为大。
9、大学之使命有三:其一,希望造就完人。完人必具智仁勇三达德,而涵濡于六艺之中。仁者爱人,故其上者必其有所成仁,而忠恕次之。……其二,学有专长,而于大学中植其基。大学学生对各项基本知识,固应多所明了……其三,养成自己能思想之人,而勿蕲教师逐字释义。
10、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
11、一个学校实施教育的要素,最重要的不外乎教授的人选,图书仪器等设备和校舍建筑。这三者之中,教授人才的充实,最为重要。
12、教育的发达,学风的优良,在人不在屋,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3、若侧重应用的科学,而置纯粹科学、人文科学于不顾,这是谋食而不谋道的办法。
14、若是一个大学单从事于零星专门知识的传授,既乏学术研究的空气,又无科学方法的训练,则其学生之思想难收到融会贯通之效。
15、要使大学生能担当得起日后建国的重任,单教他们具有专门技术是不够的。
16、以人民为前提原则之下,大学无疑的应具有学术自由的精神。
17、在大学内通才教育与技术教育,理应并重。
论大学精神
18、据吾人的理想,科学家应取的态度应该是:(一)不盲从,不附和,一以理智为依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御,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三)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
19、科学的目标是在求真理。真理所在,虽蹈危履险以赴之,亦所不释。
20、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
21、科学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这就是说,只求真理,不管个人的利害,有了这种科学的精神,然后才能够有科学的存在。
22、科学可以左右一个社会的环境,同时一个社会的环境也可以影响科学的存亡盛衰。
23、所谓求是,不仅限于埋头读书或是实验室做实验。求是的路径,中庸说得最好,就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单是博学审问还不够,必须审思熟虑,自出心裁,独著只眼,来研辨是非得失。既能把是非得失了然于心,然后尽吾力以行之,诸葛武侯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
24、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25、浙大的精神,可以把“诚”“勤”两字来表示。……学生不浮夸,做事很勤恳,……风气朴实。这种风气,希望诸位把它保持。
26、浙大之前身为求是书院,希望诸位离校以后,莫忘了母校“求是”的精神。
论人才培养
27、毕业同学,应以学业为重,虽在社会上工作,亦应勿可忘记学习。
28、盖大自然即是一册完好教本,一粒花种种入于地,由发芽而至成长、开花、结子,若日日注意考察其生长状况,则所得何尝不胜读一册自然教本也。
29、国家既如此优待诸君,诸君决不能妄自菲薄,忽视所以报国之道。国家给你们的使命,就是希望你们每个人学成,以将来能在社会服务,做各界的领袖分子,使我国家能建设起来成为世界第一等强国,日本或是旁的国家再也不敢侵略我们。诸位,你们不要自暴自弃说负不起这样重任。
30、你们要做将来的领袖,不仅求得一点专门的知识就足够,必须具有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明辨是非而不徇利害的气概,沉思远虑,不肯盲从的习惯,而同时还要有健全的体格,肯吃苦耐劳,牺牲自己努力为公的精神。这几点是做领袖所不可缺乏的条件。
31、吾辈大学生尤应为一般人士的表率。
32、研究科学之目的,固在探求真理,并非专重应用。但应用科学方法,利用厚生,至国家之富强之境,固亦不可忽视。
33、要晓得学校教育,尤其是书本教育,不是惟一的教育。
34、要晓得最好的训导是以身作则,这个理论,无论古代的庠序、书院,今日新式的大学,统可应用的。
35、诸位毕业离校以后,若要发扬光大你们的学问道德,必得能深思、能善疑,利用实验方法来解决问题,要晓得天下事不进则退,不能发扬光大就是腐化。
36、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
37、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38、做领袖的人物,不但要有专门技术,清醒头脑,而且要肯吃苦,能牺牲一已,以卫护大众与国家的利益。
39、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
40、凡是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能独行其是。
41、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统应该在求学时代养成和学习的。
42、力诫学生勿受浮动盲从之恶习,须从学业思想道德体育各方面努力,方可养成将来健全的社会领袖,为国家民族效劳。
43、立国虽暂,使蹈常习故,不求精进,即谓之老。立国虽久,使争荣斗盛,迈往无前,即谓之少。
44、盲从的习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我们要做有主张有作为的人,这样就非有清醒之头脑不可。
45、年青的人,目光应远大,要有英勇前进无畏的精神,处处应以国家社会为念。
46、时际非常,吾人之责任尤重!无论精神物质,两不可忽。
47、思想同与肌肉,多予训练,并能发达。
48、我们受高等教育的人,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虑,不肯盲从的习惯,然后在学时方不致害已累人,出而立身处世方能不负所学。
49、现在的世界是竞争的世界,如果一个民族还是一味以享受为目的,不肯以服务为目的,必归失败。50、在目前竞争剧烈的世界,有了信仰心的民族和一个没有信仰心的民族竞争,没有信仰心的民族一定失败的。……我们四万几千万人各能同一信仰,则民族的复兴不是难的事。这五十条名言胜过皇皇巨著,足可作为今天大学校长和师生们的座右铭!
竺可桢还是一个写文章的高手,
他的《大自然的语言》
被选为人教版等多个版本的语文教科书的课文。
大自然的语言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气象仪器复杂得多,灵敏得多。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于生物的影响。应用在农事活动里,比较简便,容易掌握。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根据这些物候观测资料,可以判断北京地区1962年农业季节来得较晚。而那年春初种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种的,结果受到低温的损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迟,选择适宜的播种日期,这种损失就可能避免。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中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为了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开展山区物候观测是必要的。
物候学是关系到农业丰产的科学,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物候观测,懂得大自然的语言,争取农业更大的丰收。
《竺可桢日记》被誉为民国四大日记之首
竺可桢先生自律极严,漫长的一生中坚持记日记,他的日记言简意赅,极力保持客科学家严谨求实的态度,记录自然、人文的事实,因此具有极高的价史料值。这些日记绝大多数保存完好,经专家十三载艰苦整理下正式出版,全部字数近居然多达1300余万字,堪称中华民族古今日记中的巨无霸。
关于《竺可桢日记》,历史学家是这样评价的,“其内容所具备的丰富、复杂、珍稀、精悍诸种特点,远非其他日记所能望其项背。……众所周知,晚清有四大日记,即《越缦堂日记》《翁同龢日记》《湘绮楼日记》《缘督庐日记》。如果要选民国四大日记,以笔者个人十多年的阅读经验而言,这四大日记应该是《竺可桢日记》《顾颉刚日记》、金毓黻《静晤室日记》《吴宓日记》(正续编)。《竺可桢日记》毫无疑问是首选,无人可企及”(引自《上海书评》) 还有人这样评价:“《竺可桢日记》为1948-1949年这两年特殊的历史场景及芸芸众生无意间画了一幅如《清明上河图》那样恢宏的历史长卷。或者更确切地说,这是一幅炮火纷飞笼罩之下的战乱流离图,天崩地塌,方死方生,各种各样的人物在这股不可阻挡的历史大潮流中沉浮飘移,给后世的史家研究提供了许许多多难得、鲜活的史料。”(张荣明语,2015-05-10 08:54 澎湃新闻)
来源:来英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