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热线:0571-88272851/88273744

网址:www.zju-embaea.org

邮箱:649607613@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八楼

新闻聚焦

您的位置:新闻聚焦 - 专题报道

入学百天,他们的故事刚刚开篇……

发布日期:2024-12-9

初冬的暖阳洒满校园的每个角落

一百天的时光倏然而逝

浙大校园里正编织着新的青春梦想

三个月前

新生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踏入求是园

三个月后

他们已在这里留下了属于自己的足迹

 

温暖的瞬间

 

感到自己真正身处求是园的时刻,不是在盛大的庆典或者活动中,而是在细微琐事堆积起来的日常里。入学百天,让我对校园产生深深眷恋的似乎更多是那些工笔勾勒的细节,那些具体的细腻的人与物,把遥不可及的光环变成触手可及的温暖。

 

犹记得雨天淅淅沥沥,我赶着出门,却没有带纸,无法擦去车座上的水渍。无奈之下转向楼长阿姨求助,本意只是拿几张纸巾应急,但阿姨却微笑着说要给我一块抹布,放在车篮内以备不时之需。当阿姨笑盈盈地从房间里拿出那块干净又柔软的抹布迎向我时,我感到十分温暖,只能尽力去表达感谢。连绵的雨天让通勤变得恼人,但每次我拿出抹布擦拭车座时,我总会想起她的笑脸和她给予我的关爱。这件小事让我想起更多平淡却温暖的细节:在我冒失骑车时,指导交通的叔叔忧心叮嘱;在我丢失东西时,管理监控的阿姨热心帮助;在我找不到路时,保安叔叔细心指引……

 

进入大学,不免有些孤单与跌跌撞撞。但在一百天的相处里,如此多可爱的人们张开他们的双臂,让我投入新生活的怀抱,把自己和这片土地联系在一起,充分感受到浙江大学四个字带来的真切情感。

 

——求是学院丹青学园2024级本科生项潇莹

 

善意的传递

 

“时间”的脚步匆匆,从我拿着录取通知书踏入浙江大学到现在,一百天悄然过去。在这本名为“我来浙大一百天”的相册中,我尤为珍藏“善意”这张相片。

 

来到浙大的第六十七天晚上,我从快递站拿到家人给我寄来的被子与厚衣服。在我慢慢将包裹沿着寝室楼梯向上搬运的过程中,每一个经过的同学都停下了脚步,向我伸出援助之手。他们有的急着回去赶ddl,有的自己手里也拿着许多包裹,有的拎着外卖,但都放下了手中的事情,问出同一句话:“你需要帮助吗?”他们的善意仿佛化为我搬包裹的动力,也化作一阵阵微风,将助人的种子播撒在我的心田。善意是停下脚步,是伸出援手,在感受过他们给予的温暖后,我也希望将温暖继续传递给他人。

 

来到浙大的第七十天,我将善意传递。那天早晨小雨淅淅沥沥,但没有阻挡我志愿服务的脚步。我来到云峰篮球场的快递棚,穿上红马甲,戴上手套,与同伴开始了快递盒分拣工作。尽管分拣工作简单、重复,但我们每个志愿者都是快乐的、满足的。经过将近2小时的努力,看到折叠整齐的一大筐快递盒,一种收获感油然而生。

 

来浙大的一百天里,我更好地认识了浙大,她美丽和谐,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优雅又坚韧地哺育着每一个浙大人;我更好地认识了浙大学子,他们自信活泼,他们乐于助人,他们心怀善意与感激;我也实现了自我认知的深入,把善意传递,怀着热爱开启新篇章。

 

 

——求是学院丹青学园2024级本科生万子凡

 

理论与实践

 

来浙大的一百天里,我学着将课本里的道理转化为实证。在课上,我面对的不再只是书本上的图表和文字,而是真实的试剂、仪器和反应过程;听课时,不再只是独立思考,而是可以和同学们交流讨论。每一次实验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每一次课上的讨论都是即时的思想碰撞。虽然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是激发了我的求知欲,增强了我的自信心。

 

有一次课上,我正硬着头皮做实验,过滤又过滤,反应又反应,两大勺原料最终只得一小撮。思考良久,决定问助教老师。老师看了看我的实验台,简明扼要地解答我的问题,也安慰和鼓励我:“下次溶解的时候可以少一点溶剂。实验中遇到问题很正常,重要的是要细心观察和调整,积累实验经验。不要在意一次的失误,继续努力。”助教老师的鼓励让我对实验充满了信心,也让我更加期待下一次的实验课。

 

这一百天,不仅仅让我适应了大学生活,也激起我对知识、对生活的探索热情。大学生活如同一幅多彩的画卷,缓缓在我眼前展开。我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学习、成长,让“求是创新”的精神在我心中深深扎根。

 

 

——求是学院蓝田学园2024级本科生刘恒鸣

 

多元的探索

 

在浙大的一百天见证了我无数的“第一次”,有笑,有前行。

 

第一次坐在超净工作台前,移液枪在我手中显得格外沉重,在学姐手把手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吸取并打出样液,殊不知科学探索的大门悄然开启;第一次踏上攀岩课的高空,尖叫划破天际,内心却无比笃定,深信队友的保护,这无疑是信任与勇气的高空博弈;第一次参加采访,从初入门时的手足无措,到沉浸于受访者的经历讲述,最终完成采访稿,对文字从无信心的我似乎和从前不一样了;第一次编辑推文,从格式到内容,在前辈的指导下反复修改直至成稿,个中艰辛困难与推出后的成就感和收获,唯有自知;第一次和同乡会学长学姐们走进毕至居,见证学长制作玉米烙的“翻车现场”,虽以失败告终,只能捞出玉米粒,却也在端上桌时被瞬间“扫光”,欢声笑语中是异乡求学的温情。

 

未来,我会一步一步接着走下去,保持对知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保持真诚、信任、勇气与热忱,在求是园写下我想要的字字句句。

 

——求是学院云峰学园2024级本科生张雯昕

 

充盈的情谊

 

站在这个时间路口,我终于有契机跳出繁忙的日程,认真地回想和记录这一百天的喜乐忧愁,这一百天中生动、鲜活、具体可感的瞬间。

 

真诚的情谊从未缺席。军训期间认识的好朋友、学生组织和社团中结识的伙伴、因小组作业而聚到一起的课友……社交圈慢慢扩展,以奇妙的方式将互不相识的人联结起来。我和来自天南海北的朋友聚在毕至居,畅聊各地饮食的差异,也和不同专业的同学合作完成调研报告,被多元的思维体系折服。

 

这一百天,从辅导员、任课老师到学长组、新生之友,再到室友、朋友们,我接收了太多太多关怀,遇见了太多太多爱。它们让我不再迷茫、不再自怨自艾,让我如今的生活充满鲜花与掌声。

 

和浙大相遇在夏末秋初,我获得自由探索的精神、追寻热爱的勇气;我发现我的独一无二,触摸世界的波光粼粼;我看见爱,看见脚下的旷野和无垠的星空。

 

一百天不长也不短,却足够让我学会独立、学会和解、学会平衡、学会成长。

 

 

——求是学院丹青学园2024级本科生孙洲

 

特别的归属

 

“我想与星辰对话,预测中国千百年来的气象变化……我们仰望星空,是为了寻找真理和掌握真理。”成为灿若星辰的浙大学子无比荣幸,往后的日子里,我在竺院还会遇到怎样的艰辛旅程和怎样的热泪盈眶?

 

还回味着《求是魂》话剧台词的我,没有意识到已经来到浙大整整一百天了。仰望玉湖天井,可见寒星数点。我叹了一口气,星辰亦璨,但对于远离故乡来南方求学的我来说,学习和生活上多有不适应。但不久我便发现,浙大给了我独特的归属感。在面对微积分题目一筹莫展之际,竺院的辅学课程给了我莫大的支持,详细的解答救我于孤立无援之境;在竺院四十周年院庆典礼上,我看到许许多多优秀的浙大人,扎根祖国大地默默付出,扬竺院四秩风华,励后辈竺梦启航……

 

 

 

当浙大的桂花第一次落下,氤氲在雨中的花香将我包裹。我感受着清冷的气息,却觉得十分暖心。玉湖中庭带着露水的铃兰花,西区大草坪灿烂的向日葵,还有精彩的班团大赛和启人心智的“竺涯共语”……每当再一次仰望灿若星辰灯,我想,去勇敢地逐梦吧!往后的日子,定会更加璀璨!

 

 

——竺可桢学院2024级本科生郑好

 

自我的突破

 

“科学的目标是在求真理。真理所在,虽蹈危履险以赴之,亦所不释。”时至今日,竺可桢先生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仍在指引着我们。站在新的起点,有新的方向,这百天,我们满怀憧憬与向往,探索自我。

 

这百天,关乎知识求索。全新的各类实验、细胞研究国际前沿论坛、RISE剧场,带我走进了新的知识世界,满足了我的求知欲。知识的海洋,不仅有课内知识,还有人文的熏陶、审美的培养。

 

这百天,关乎师友关怀。来自学长精心制作的生活指南,来自同学的关心帮助,来自老师的谆谆教导。周围的热忱,减少了远离父母的陌生感,给予我无穷的动力。这种温情,让我们暖洋洋的。

 

这百天,关乎自我突破。我从英文论文写作的束手无策,到如今的熟能生巧。我曾参与各类社团的多元活动,从羿弓社的每周射箭修习,到Bio-Med社关于生物-AI结合的深度学习,一切皆新。这些未曾探索的知识,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挑战。

 

仰望校区的钟楼,内心百感交集。这百天,是大学四年的开始,是人生的新起点。我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未来的光芒。国际校区的高起点让我行稳致远,拥抱世界。我也相信我们能在这片沃土实现自我突破,回报社会。汇聚我的微光,求是光芒万丈。

 

 

——国际联合学院2024级本科生王轶睿

 

向往与憧憬

 

“形上谓道兮,形下谓器,礼主别异兮,乐主和同……”马一浮先生所作的校歌意蕴深远,我一读再读,收获愈丰。在这片文化沃土上,多少未来的、希望的种子正在萌发呢?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曾在月圆之夜感慨“月亮与我共孤独”。但情绪是暂时的,多样的食堂选择、有趣的课堂内容、深刻的知识讲座,无一不使我充满向往与憧憬,渴望进一步探索、融入这个学校。

 

在医学院开学典礼上,我理解了医者仁心的内涵。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因为付出,所以更加热爱。巍巍浙大,蒨蒨士子,我们携手再出发。

 

“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对竺可桢校长两问,我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而我想引用《礼记·大学》中的那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有关的思考不会就此停下,或许得等大学毕业,甚至是用一生的时间,我们才能真正回答这两个问题。又或许,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我会说:“瞻彼浙大,花木猗猗。”

 

——求是学院蓝田学园2024级本科生伍闻博

 


从初来乍到的懵懂好奇

 

到融入校园的自信从容

 

从军训场上的挥汗如雨

 

到社团活动中的欢声笑语

 

每一步

 

都记录着新浙大人的成长与蜕变

 

 

 

愿这些珍贵的记忆

 

成为大家心中永恒的璀璨星光

 

愿大家在未来的日子里

 

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浙大故事

 

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耀眼光芒

 

来源:浙江大学报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46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