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热线:0571-88272851/88273744

网址:www.zju-embaea.org

邮箱:649607613@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八楼

新闻聚焦

您的位置:新闻聚焦 - 专题报道

祝贺!他们是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龚晓南教育基金获奖者

发布日期:2024-11-7

脚踩泥土数十载,硕果满枝映日辉。几十年来,龚晓南院士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严谨的科研态度及不懈的创新精神,在岩土工程界取得卓越成就,为我国岩土工程领域科技进步与工程建设作出重要贡献。近日,龚晓南教育基金首届岩土工程奖颁奖典礼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共有四名岩土工程领域杰出人才获奖,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刘汉龙教授获得了龚晓南教育基金首届岩土工程及地下空间开发科学和技术进步奖,清华大学王睿教授、浙江大学国振教授、河海大学吴勇信教授获得了龚晓南教育基金首届岩土工程及地下空间开发科学和技术进步青年奖。

 

岩土工程及地下空间开发科学和技术进步奖

 

刘汉龙中国工程院院士岩土工程专家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土木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河海大学勘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重庆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环境岩土工程分会理事长。2023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从事环境岩土力学与防灾减灾工程方向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面向国家重大工程需求,发明了现浇混凝土大直径管桩、现浇X形混凝土桩、浆固碎石桩等复合地基软土加固技术,解决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港口和市政等工程工后沉降控制难题。创新发展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地基加固技术,为超软地基快速加固提供了新途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研发了微生物岩土加固技术、能量桩节能减排技术和多功能透明土实验模拟技术,推动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技术创新。提出了生物建造概念和技术体系,引领了工程建造行业的未来发展。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2 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2 项。

 

岩土工程及地下空间开发科学和技术进步青年奖

 

1

 

王睿博士、研究员清华大学团委书记

2009年获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工学学士,2014年获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工学博士。主要从事岩土工程抗震及岩土工程高性能数值仿真方面研究,针对砂土地震液化和大型岩土工程抗震研究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在砂土本构理论、高性能仿真方法、工程地震响应机理等方面形成了创新研究成果。先后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英文专著1部。参编国家标准《地下结构抗震设计标准》GB/T51336-20182015年获得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资助,201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202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22年获颁国际土协地震岩土工程青年研究者奖,202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资助。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岩土工程分会秘书长,国际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土石坝专业委员会(TC210)秘书长,中国地震学会岩土工程防震减灾专委会常务委员。担任《岩土工程学报》《岩土力学》编委,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期刊Social Media Editor

 

2

 

 

国振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浙江省海洋岩土工程与材料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2007年获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11年获浙江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海洋岩土工程领域的教育教学与科研创新,致力于面向极端海洋环境的安全保障技术、仪器装备及解决方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7项(千万级项目2项),主持工程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SCI检索132篇),其中ESI高被引3篇、热点论文1篇,累计引用3000余次,H-index32。主编著作2部,参编2部。授权发明专利60余件(美日发明专利7件),登记软著23项。成果支撑了福建平潭海上风电场、南海岛礁建设平台、西店湾海底隧道等工程建设,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海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分会常务理事、港口工程分会理事、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岛礁岩土专委会委员、国际智能基础设施ISHMII ECR 委员等。担任《INT J MIN SCI TECHNO》《BIOGECTECHNICS》《工程科学学报》等10余个期刊编委/青年编委及客座主编,《海洋工程》期刊常务理事。担任第四届海洋岩土工程学术会议执行主席等。

 

3

 

 

吴勇信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教授、副院长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师团队(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骨干成员

2013年获河海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岩土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聚焦工程场地地震动模拟这一方向,提出了正弦衰减型小波函数,消除了人工合成地震波的零漂难题,实现了反应谱相拟合地震动的高精度模拟;系统地提出了长大结构三非(非一致、非平稳、非高斯)地震动的模拟方法,为长大结构的抗震分析提供更为合理的地震动输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面上2项、青年1项)、国家973子课题1项,参与国家重点基金1项、重大工程应用课题多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获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三)、2017年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排名第二),2018年江苏省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特等奖,入选2017-2019年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学位论文获得江苏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龚晓南教育基金 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龚晓南教育基金由龚晓南院士和弟子捐款发起,接受社会各界支持,旨在弘扬龚晓南院士报效祖国、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的精神,汇聚中国顶尖、世界一流的岩土工程学科人才,奖励在该学科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杰出人才,引领行业在新时代的绿色创新发展。龚晓南教育基金作为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大先生名师基金,反映了浙大建工人尊师重教的美好品德,也反映了建工大先生们心系家国的高尚情操。

 

感谢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对龚晓南教育基金的大力支持

期待未来,龚晓南教育基金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岩土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为国家科技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46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