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洵钧(1917-1994),有机化学家和化学教育家,浙江镇海人,中共党员。曾任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学院副教授,杭州大学教授、化学系副主任;专于有机化研究,撰有论文《碲氢化钠还原亚胺的方法》《对新薄荷烷基环戍二烯基二氢及二氯化钼的合成》等,著有《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基础》。
周洵钧先生一生孜孜以求,皓首穷研。他从事化学教育和研究工作五十余年,培养了大批人才,桃李满天下;他治学严谨,教学艺术精湛,效果卓著;在学术领域颇有建树;他热心培养年轻教师,为浙江大学化学系和有机化学学科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纪念周洵钧先生,浙江大学化学系海外校友发起设立浙江大学化学系周洵钧纪念基金,旨在鼓励化学系学生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成为国家有用人才。近三十载春秋,善行恒久。今年是周洵钧纪念基金成立29周年,我们将继承周洵钧先生不朽的精神遗产,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献身科学,不求闻达
周洵钧自幼聪颖,学习刻苦,各科成绩名列前茅,于1935年考入中央大学化学系。在校期间,周洵钧深受老师学术思想和高贵品德的熏陶,在高济宇、张江树、袁翰青、赵廷炳、倪则埙等著名教授指导下勤奋学习,广采博收,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科研实践。
1939年,周洵钧曾先后任昆明同济大学物理化学助教和重庆中央大学有机化学助教。他不仅教学认真负责,而且富有正义感,不谋私利,乐于助人。
抗战期间,学校从南京迁至重庆,在艰苦的环境中,周洵钧被学校师生们的爱国理念与行动深刻影响。抗战胜利后,学校准备迁回南京,他不辞辛劳主持了全系仪器药品的装箱运输工作,将千辛万苦保存下来的科研教学设备和材料,安全妥善地运回了南京。
1948年,周洵钧赴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留学。在有一百多人参加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他以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三门第一,物理化学第二的成绩名登榜首。此后2年中他所学的各门课程成绩都是A,1950年获得硕士学位。回国后,周洵钧担任浙江大学化学系副教授。1952年院系调整后,任浙江师范学院化学系副教授、系副主任,1958年浙江师范学院改为杭州大学,此后一直在杭州大学化学系执教并担任系副主任。周洵钧重视化学基础教学,致力于金属有机化学研究,将满腔爱国热忱倾注于教学、科研工作中。
杭大化学系八四级有机化学研究生师生合影,前排左三为周洵钧教授
此外,周洵钧教授注重将所学理论付诸于实践,对生产实际问题也很重视。1965年,他带学生到嘉兴化工厂参加生产实践,发现该厂生产苯甲酸采用铬酸氧化甲苯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污染严重,能耗高,他便向厂方提出改用钴盐催化的空气直接氧化法。此后,嘉兴化工厂的生产效益提高、污染减少、成本降低。厂里的工人和干部都很敬重他,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1978年,周洵钧开始进行金属有机化学研究。他认为:“传统的有机化学只涉及碳、氢、氧等少数元素,而元素周期表中极大多数的金属与类金属元素也能形成有机化合物,这是一个有待开发探索的大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于是,他带领有机化学教研室闯入了这一研究领域。十多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下,开展了碲、硒、钼等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等多项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新的有机合成方法,发表了一批国内外高质量论文。
当时的杭州大学化学系大楼(今“西二教学楼”)
周洵钧先生视野开阔,思维敏捷,富有独创精神。他胸怀宽广,历经坎坷而不失乐观向上的精神,为我国的科学繁荣和教育昌盛贡献了全部力量。
躬耕教坛,育苗成林
早在青年时期,周洵钧就认为要摆脱中国科技的落后状态,必须用最先进的科学理论知识来武装中国青年。通过阅读国外专业文献,周洵钧孜孜不倦地钻研新理论,传播新技术。他在教学中不断更新教材,编写出版了《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基础》一书,是当时在国内较早传播这些新知识的学者之一。
1986年,周洵钧先生编写的《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基础》出版
在教学中,周洵钧十分重视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实验技能的培养。他认为大学教育要给学生打下广博坚实的专业基础,才能使他们在毕业后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他在授课前总是精心准备,仔细斟酌重难点。
“周老师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授课深入浅出,层次分明。他常在课堂上预留十分钟出题测试,以检验当堂授课效果,促使学生专心听讲,不让思想开小差。”周洵钧先生的学生陈纲曾回忆道。
周老师爱人唐愫老师也是一位热爱研究、精益求精的学者。陈纲讲道:“唐老师教授的“生物化学”课也归于有机化学教研室,包括教学实验准备、科学研究、专题报告讨论都在一起进行。唐老师性格热情直率,遇事较真,刨根究底,所以有她参加的讨论会总是氛围热烈。”
杭大新群建筑群遗址,也曾被称为“道古桥宿舍”,是杭州大学教授们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周洵钧教授曾与家人住在这里
杭大中文系蒋礼鸿教授之子蒋遂对周洵钧先生更是难以忘怀。在蒋遂眼里,他简直就是杭州大学的钱学森。但周先生儒雅温和,不以小字辈视蒋遂。周先生得知蒋遂在杭州砂轮厂工作时,便和他讨论磨料磨具的化学成份。有一次杭大九三学社搞活动,周先生以家属身份参加其中。席间夫人唐愫说:“他担心吃不上饭!”大家惊谔,随之哄堂大笑,更为周先生公私分明的态度所折服。然而,周洵钧对自己却总不满足。他常用:“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的名言来激励自己。
蒋礼鸿教授全家在道古桥宿舍合影
此外,周洵钧特别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为了办好杭州大学化学系,他亲自为青年教师制订进修计划,指导他们进行科研,对他们有问必答。在他们面前,周洵钧既是严师又是慈爱的长者。1984年,在周洵钧和其他师生的不懈努力下,杭州大学有机化学被确认为浙江省的重点学科。
1995年,为了纪念周洵钧先生,浙江大学化学系海外校友发起设立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化学系周洵钧纪念基金,主要奖励在化学专业学习中表现突出,或在某一方面有创造发明的学生。旨在鼓励浙江大学化学系学生刻苦钻研、奋进求索,勇攀学术高峰,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化学系周洵钧纪念基金的创立,寄托了海内外校友对周先生的崇敬之情,以及对母校的热爱和对未来科学事业的关心。
周洵钧先生,其人若松柏,岁寒益显青翠,其心似明镜,映照着对国之深情与社稷之重责。他以卓越之见地,引领学子探幽发微,于分子间寻真理,于实验中悟大道。
岁月流转,初心未改。在周洵钧先生的影响下,浙大化学系学子得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更广阔的科学天地,他们承继先生之遗志,继续在化学的征途上勇攀高峰,让先生的学术光芒与爱国情怀,在一代又一代浙大人的心中薪火相传。
来源: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