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冰冻、飞雪、风暴……正如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中所说,遥远苦寒的南极是冷酷无情的。
然而,有这样一群浙大人,即便在风力最大超过12级的“生命禁区”,他们依旧保有坚定的意志与顽强的毅力,让这片白色的荒原上回荡着勇气与坚韧的赞歌。
星辰大海,征途在前。如何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利用极地,始终是浙大海洋人不断研究的课题。
南极有极,探索“无极”
2023年12月26日下午6点,“雪龙2”号从新西兰利特尔顿港启航,浙江大学副教授王杭州、研究员王德麟随船前往南极阿蒙森海海域开展新一轮大洋调查和监测任务。此前11月初,浙江大学博士后王皓、博士生王宇迪已先行参与本次南极科考活动。
“本次南极之行主要有两个任务,仪器装置的回收和布放。”王杭州进一步解释道,“目前我们已经研发了一套浮游生物成像系统,需要把它集成在生态潜标中并进行布放。另外,浙大科研团队还负责CTD采水器的操作,需要前往相关海域收回去年投放的潜标并布放一批新的潜标。”
与北极的风平浪静不同,南极海域气旋作用显著,迫使船只必须进入非气旋区域躲避。超强的风暴和巨浪、支离破碎的海冰、四处漂浮的冰山,都使南极科考充满危险与挑战,也让潜标的布放与回收难上加难。
2023年12月6日,“雪龙2”号和“天惠”轮成功穿越复杂冰区
“海上的天气状况很复杂,任务又很繁重,布放潜标的那段时间大家几乎24小时无休止工作。”作为一名首次前往极地考察的科考队员,王德麟对本次南极之行感触颇深,他回忆道,“有一次在拧潜标固定螺丝时,甚至拧断了一个扳手,可以说是‘大力出奇迹’了。”
在巍峨的冰山前,人显得格外渺小。特别是需要独自前往秦岭站收集布放潜标时,王德麟坦言有点忐忑:“由于潜标被破碎的海冰阻挡住了,回收任务不断延后,直到我一度以为只能放弃它时,它却自己从海冰的边缘浮了上来,真的让我非常惊喜。”
回忆起“拆炸弹”的经历时,他说,“数据导出时,因为有些设备的状态不是很好,打开时就需要像开可乐一样边开边放气,以免它发生爆炸。当我们通过检测发现去年布放的潜标仍具备继续收集数据的条件时,心情十分激动,在更换电池后,我们将它们进行了二轮布放,希望能获得更多有价值的数据。”
这次南极之行,科考团队还收集到了座头鲸、南极犬牙鱼等珍稀海洋动物的相关数据,以期为海洋动物的分类和极地生物资源库的建立贡献“浙大方案”。
王杭州(右)、王德麟(左)与浮游生物成像系统合影
海洋是属于勇者的事业与浪漫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如同校歌中唱的那样,深潜海底、横跨大洋、造访极地,在地球的“经纬网络”中,浙大人不断刷新足迹:
2016年,海洋学院叶瑛教授作为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队南大洋科考队队长远赴南极,开展长达五个月的科研作业。南大洋的惊涛骇浪、长期航行的孤独寂寞、连续作业的不眠不休,都被他写进了自己的科考日记,并形成三卷《“雪龙”啊,你慢些游》科普文集铭记此行;
2018年,张朝晖教授紧随叶瑛的脚步,参与中国第34次南极考察,实现中国对南极阿蒙森海的首次考察和自然保护区的建立;
2018年、2019年,王杭州副教授先后参与中国第九次北极科学考察、MOSAiC计划第一航段科考,在白令海域、楚科奇海域、北极中央海冰区等地开展冰内多层位太阳辐射观测以及观测应用系统的布放;
2019年,学生焦晓辉参与中国第十次北极科考,搭乘向阳红01号参与走航水文气象观测;
2019年年末,王译鹤助理研究员受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邀请,参与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南大洋科学考察任务;
2020年,黄豪彩教授参与中国第11次北极科学考察,负责无人冰站系统的布放;
2021年,学生潘传飞参与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参与南大洋海冰走航观测……
今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40年来,中国极地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得益于一代代极地人革故鼎新,砥砺奋进,推动我国极地科考事业不断向前。
2020年,浙江大学海洋研究院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成建制共建极地观测技术与装备工程中心,正式启动浙大在极地科技与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深入合作。近年来,浙江大学主办了六届全国海洋技术大会、承办了2023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等重大学术会议,赋能极地科考事业。
接踵传承时,书写浙大浪漫篇章
有意思的是,王德麟在博士期间从事的是电子工程相关的研究。“我是在徐文、徐志伟两位教授的支持和引导下,走出了自己的科研‘舒适圈’,投身海洋科学领域的研究,在与不同学科的交叉中开阔了思路。”
在浙江大学舟山校区,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实验楼、一间间设备先进的实验室,都为多学科交叉提供了可靠的平台:消声水池、波流水池、操纵性水池、60MPa压力筒、双六自由度仿真实验平台等十余个大型实验设施,将海洋实验“搬进屋子里”,面向海洋强国战略,力铸大国重器。
走出校园,浙大人亦置身磅礴山海探寻真知。坐上“紫金港”号、登上摘箬山岛、远行南北两极,他们把论文写在无垠的汪洋大海里,在地球的“经纬网络”中,将服务国家海洋战略的重担接续传承。
徐文教授2022年出征第39次南极考察,并在南极罗斯海特拉诺瓦湾布放了1套综合潜标、2套坐底声学节点、1套海底观测网试验系统,为我国建设以秦岭新站为基地的罗斯海综合海洋观测系统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而在2023年末的南极之行,王德麟则负责回收徐文教授布放的综合潜标,将这一批宝贵数据带回进一步应用于科学研究。
不论在“筑梦浙大”的路上,还是在“造梦南极”的征途,这样的学术交流与传承,赓递的不仅是经验、温情,是“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求是精神,是“爱国、求实、创新、拼搏”的南极精神,是无数浙大人守正创新、行稳致远的文化基因。
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南纬74°56′,东经163°42′)开站
113年前,人类在南极点留下了第一个足迹;113年后,我们聚焦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不断以新设想、新目标、新科技让南极更清晰地展现在世界面前。这部勇气与坚韧的史诗将在一个个“大国重器”上,在一代代怀揣着极地梦、科研梦的浙大海洋人的传承中愈奏愈深远,愈奏愈高昂!
来源:浙大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