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万物复苏。3月31日下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首期“青囊计划——临床研究创享沙龙”启幕。本期沙龙以“临床研究的样本量设计”为主题,诚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临床研究中心的谢丽副研究员作专题报告。医学院副院长刘先宝、科研办公室主任陈俭等出席会议,来自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附属妇产科医院、附属儿童医院和附属口腔医院的40余名临床研究骨干人员参与讨论。本次活动由医学院院长助理赵文权老师主持。
刘先宝在致辞时强调,临床研究在浙江大学医学院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指出,医学院正积极筹备浙江大学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围绕临床研究的各个核心要素,定期举办专题培训活动,旨在全力推动高质量临床研究的规范化、体系化开展,为医学院的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和活力。
谢丽作题为《样本量估计的要点及统计学考虑》的主题报告。她从专业的方法学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样本量估计的关键要素、基本操作步骤、考量要点及常见问题等多个层面,并结合自身参与的临床研究相关案例进行分享,让与会者对临床研究中样本量评估的理解及方法学运用更透彻。
讨论环节,来自各附属医院临床研究一线的青年医生和工作人员,结合自身在开展临床研究过程中碰到的困惑和难题,围绕多重主要研究终点的样本量计算、临床研究中期统计、pilot 研究的样本量评估、交叉研究的样本量设计、临床研究亚组设计及分析、非劣性研究的界值设定等具体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
会上,陈俭再次强调了开展临床研究的重要性,并表示医学院将全力支持和服务各附属医院大力推动临床研究的开展,在规范化,体系化方面做好赋能,开展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全面提升临床研究人员组织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的能力。
青囊是指古代医家存放医书的布袋。青囊计划是浙江大学医学院为了支撑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开展,推出的全新培训沙龙。旨在面向各附属医院开展临床研究的一线青年医生和工作人员,就临床研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小范围的深度交流和讨论,持续提升临床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