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一行冒雨采访了朱农浩董事长,他笑容可掬,亲自沏茶,茶香中的朱农浩爽朗而洒脱,虚怀若谷。熟悉朱农浩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他谦逊和蔼、平易近人,虽拥有上亿资产的企业,但为人低调谦和。谈起他的创业经历,他滔滔不绝,有对自身的评价,有对人生的感慨,谈得更多的是对事业的展望,正如登峰,登完一座,就会向更高更险的山峰发起挑战。
披荆斩棘 施其长技以成事
成为一个产值已经达到15亿企业的董事长,朱农浩他坦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是他的成功的唯一要义。1983年,19岁,年轻的朱农浩进入“余杭三墩建筑公司”的建筑工地工作,当时他只是沙漠中的一粒微沙,工地上的一名普通的土木工人。但是,他肯学、肯干,不懂就问,创造一切学习机会。为了能够学到与施工有关的知识,他与施工员交朋友。由于当时复印还没有普及,他只能晚上借来,早上归还。就这样,每晚借图纸学习,凭借着刻苦、努力,很快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也获得了一个机会,到临平县委党校参加工程师培训学习。对于这难得的机遇,朱农浩十分珍惜,潜心研习,因为忙没时间,甚至连堂哥的婚礼也没参加。功夫不负有心人,学成回到单位后,朱农浩受到重用,正式上岗成为了施工员。他兢兢业业,不断挑战,不断攀登,很快成为施工队长。这次经历使他更加明白知识的重要性,自我充电,进入浙江大学土木系学习,同时,在工地上尽情地挥洒着自己的青春。
在奋斗的路上朱农浩似乎从来没有停止过,仿佛命运特别青睐有准备的人。1988年成为了他事业转折点,收获了他创业途中的第一桶金。那时候他是施工队长,经单位领导推荐,他承包了人生中的第一个项目——“武警指挥学校77万项目”。这是个很有挑战性的项目,管工程的是位性格偏执的老领导,有着高要求。面对老领导,24岁的朱农浩,怀着诚恳、学习的态度常常虚心讨教,最后得到了老领导的信任,为公司赢得了大项目,他们施工队也拿到了5万元利润。朱农浩笑谈:“那时5万元,是一笔巨额,拿到钱的时候,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时面额一般都是5元,最大也才10元,1000元就是厚厚的一叠一叠。当时我只给自己留下3万,作后续资金,其余分给施工队的员工,员工拿到钱像过节一样高兴,一直说这里的奖金都超过了年工资。”
收获了第一桶金后,朱农浩不满足初次创业的一点甜头,心中有了更高的目标,开始坚定不移地创业。先后承建了杭州亚洲城花园、华立金田花园、黄龙公寓、建德严州中学等多项较大工程,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同时也收获了丰厚的回报。2002年,朱农浩成立了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公司的浙江杭州分公司。凭着过硬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四年的发展,公司产值不断增加,团队队伍不断扩大。2006年朱农浩投资600万元,注册成立了杭州文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通过十多年的精耕细作,朱农浩不是只有刚开始成立公司的六七人拓展业务,现在的他已经拥有二三百管理人员、两三千工人的大集团。杭州文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从注册资金600万到6999万,从年产值3000万上升到15亿产值,一直连续稳健发展。
与此同时,朱农浩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一路孜孜不倦,虚心向学,不断学习以建筑理论为主的文化知识,并获得了BSN荷兰商学院硕士学位,浙江大学MBA学位,坚定地朝着心中的圣峰攀登。
至诚至信 仁道赢商
步入朱农浩的办公室,开放的书架,鱼儿在洁净透明的鱼缸里嬉戏打闹······柔化了办公室的严肃与沉闷。朱农浩满脸微笑地指着一条鱼向记者介绍:“这条红龙鱼我已经养了他两年了,它有属于自己的身份证。”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这样一位修身养性的性情中人,性格也自然是仁德与豁达。
“我从来不做对不起人家的事,因为我把每个人想象得都比我聪明。”“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敬事而信,直道而事人。”朱农浩就是这样一位君子,在他创业的26载岁月里,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他从不拖欠农民工工资,并奉行“以人为本,惟能惟得”的人才理念,坚持“以事设岗,以岗设人,竞聘上岗”的用人机制。他说:“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企业全方面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积极推行全员竞争上岗,不仅能为优秀员工施展才华提供机会和平台,促进员工思想观念、工作作风的转变和整体素质的提高,还能为企业长久地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朱农浩满意地告诉记者,在他的团队凝聚了大部分的优秀老员工,有些甚至是他刚创业时的伙伴。
在企业管理上,他践行高标准的职业道德和经营理念。“以诚相待、融洽和谐”的团队氛围,将成为公司巨大的无形资产,向社会和用户奉献一流的工程。“修筑的是建筑,留下的是文化和历史。”杭州火车东站,这个犹如“太空舱”般全国最大的铁路枢纽站点之一的建筑,几千拆迁户的安置房工程也是他们公司承建的,被杭州市评为“西湖杯”工程。
以责任为基础构建企业,这更为他的成功铺设了一条抗风浪的通道。朱农浩坦言,他一开始创业主要为了赚钱,但随着企业的壮大和资金的积累,现在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他说,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是他今后的最高追求。企村结队、联村帮扶,为地震重灾捐款捐物,在浙江丽水遂昌领养帮扶·····一桩桩、一件件,朱农浩用实际行动谱写爱心新篇,用真情温暖人心。
朱农浩的善良、厚道,兴许与他信仰佛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生活中的朱农浩是一位与佛结缘的有缘人,他信仰佛学、推崇佛学,每年都会参加一些佛教活动,他说:“佛家文化博大精深,可以修身养性,他自身更是被佛家弟子传达的不计报酬、潜心研习佛教文化的精神所折服,如果企业也能有这样的凝聚力、向心力,那便是我所追崇企业文化的最高境界。”
精益求精 攀登路上
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信誉,以开拓求发展,“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朱农浩把企业的宗旨灌输到每个员工的心里,以饱满的热情带领他的团队进行品质管理,并融入建筑施工全过程。正在建设中的余杭塘路工程02标段,就是他亲自主管的项目,也是近年来杭州市市政项目中最大的项目。这项工程的进展得到了市文明办、建委等领导的一致好评,获2011年杭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效突出工程”的荣誉称号。
持敬重之心,尽全部之力做事,立信誉于客户,明确标准,以此约束、管理人。凡事要着眼、着力于根本,以期根本上解决。朱农浩就像是一位登山者,从土木工人、施工员、技术员、施工队长、项目经理、创业董事长······一步一步,书写了他的商业传奇。在未来,他表示,仍将不断“攀峰”,投资、建筑、房产行业······在各方面都付出努力。他给自己制定了一个五年规划:一方面杭州文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企业资质由二级升到一级,企业产值从15亿向20亿迈进。另一方面,在杭州市余杭区良渚街道创建他自己的产业园,设立文新建设的总部办公大楼。
创业是艰苦的,朱农浩一路向学,不断攀登,捕捉市场优势、恪守承诺,一次次的超越和发展,完美体现了他勤奋务实、敢试敢闯、勇于开拓,特有的“登山”精神。梦想不断,超越不断,人生的精彩也将绽放不断。这位勇于攀登的登山者,虚怀若谷,正向更高的境界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