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首批5位越南留学生来到浙大,随后动情地写下“感谢亲爱的老师们、朋友们!感谢亲爱的浙大”。这简短而真挚的话语,不仅是对当时浙江大学师生热情接待与悉心教导的感激,更开启了我校来华留学教育辉煌篇章的序曲。
70年光阴流转,一批又一批来华留学生融入了这所百廿余年学府的深厚底蕴之中,不仅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全球化共享,更是搭建起了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与理解的桥梁,为浙江大学以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推动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10月31日,在第25届中国国际教育年会上,浙江大学获颁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认证《教育服务认证证书》,获A+最高等级和8年最长认证有效期,成为迄今接受认证院校中获得A+的两所高校之一,进一步推动来华留学事业更高质量发展。
01打开一扇认识中国的窗户
初秋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ZIBS)的留学生们在专家的带领下,通过参观遗址、聆听讲解、体验传统手工艺等,沉浸式领略良渚文明高度发达的复杂社会形态,探秘古老文化起源。
这样的活动,在中国学硕士项目中屡见不鲜。作为全国首个中国学硕士点,浙江大学中国学硕士项目经过多年发展,在招生规模、课程体系、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建设和发展走在国内前列,构建了“学习中国知识、了解中国社会、理解中国问题”的留学生培养体系,探索了知华友华高层次复合型留学生培养模式。
中国学硕士项目2017届毕业生帕特里西奥,现为阿根廷中阿战略合作观察中心执行主任,阿根廷天主教大学教授,被新华社列为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全球15位“中国通”之一。他在全球各大媒体发表与中国相关的文章120余篇,广泛宣传中国道路、中国理念和中国主张。他表示,在浙江大学的学习为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更多可能。
文化,让我们心意相通;科技,让我们携手奋进。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战略指引下,浙江大学不断为来华留学生配备顶尖师资,多位院士、文科资深教授躬身教学,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一流专业素养的知华友华优秀国际人才。
2018年以来,浙大留学生累计发表高质量论文近千篇,多篇论文被各领域顶级期刊录用,入选高被引论文;多位博士生受邀在全国来华留学生博士论坛作主旨报告。
“在这里,我们受益于顶尖的师资力量,世界级的实验室和充满活力的学术环境。在李斌教授的指导下,我进行了植物集成纳米生物技术前沿研究,发表了18篇论文。”巴基斯坦籍植物病理学留学生伊美娜说。伊朗籍土木工程博士留学生阿里积极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多次在科研方面被评为优秀留学生。
02搭建一座交心交友的桥梁
2024年以来,共有来自150余个国家的6200余名国际学生在校学习,覆盖13个学科门类和9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通过他们,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被深情讲述——
阿马尔,来自也门,疫情期间拍摄多语种抗疫视频,向世界,特别是阿拉伯国家,宣传中国抗疫经验,传递中国正能量。
和丹,来自索马里,与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张勇联合执导拍摄《我从非洲来》,在非洲30多个国家电视台、中国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等播出,为深化新时代中非友谊贡献力量。
林小发,来自瑞士,历时十多年翻译完成《西游记》德文全译本,获2017年第十三届莱比锡书展图书奖,2019年其德译版《千字文》也在德国正式出版,为推动中国古代文学在全球传播作出了积极贡献。
岳凯涵,来自德国,从中国最北端到最南端,又从最西端到最东端,沿途采访300余位普通百姓同一个问题:“你心中的中国梦是什么?”并以此完成了中国学硕士毕业论文——《老百姓的中国梦》。
这些故事的背后,是浙江大学积极推进国际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创新的生动实践。学校坚持课堂与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中国国情教育,让学生在充分的学习与实践中,感知中国。
英语授课临床医学本科(MBBS项目),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水平医学人才和健康行业的领导者,自2006年开设至今,已形成基于胜任力的培训、全程学业导师制、跨学科课程、新职业素养培养、个性化发展和多元文化浸润的“Clinic”培养特色。《医学免疫学》等5门课程获全国来华留学生全英文品牌课程和精品在线课程,培训高水平医学英语师资400余名,在服务行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要成为第一批将中医、西医、波斯医学融会贯通的人,从而成为帮助全世界的人。”伊朗籍留学生萨拉这样说。
“浙大十年生活是我受益最多,也是我最为享受的学习阶段。”马来西亚籍2005届文艺学博士毕业生、马来西亚浙江大学校友会会长胡月霞回忆在浙大本科到博士的求学生涯时这样感慨。自2013年成立马来西亚校友会以来,她一直活跃在校友活动一线,致力于搭建中马文化交流与学术合作的桥梁。而她的故事,也成了浙大校友中一段佳话。
03拥抱一片深情厚爱的热土
70年来,学校累计培养了3万余名国际学生。一批批优秀毕业生从求是园出发,走向世界,在国内外高校、本国政府机构、驻华使领馆等任职,为推动中外交流、提升学校国际声誉发挥了积极作用:
校友阮攻藏,曾任越南副总理;本科毕业生基斯佩,曾任玻利维亚驻华大使;博士毕业生白萨姆,任约旦Tafila技术大学校长;博士毕业生英兰,获浙江省政府“西湖友谊奖”;……
留学生于浙大,如点点星光汇入璀璨银河;浙大于世界,又恰似滔滔江水润泽广袤天地:
自2004年起,连续承办27期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反贫困问题高级研修班”,已培训113个国家的819名司处级政府官员;
2015年起,承担商务部“援外高级学历学位教育专项计划”,为受援国培养相关领域精英人才。目前,已接收来自18个发展中国家的48位政府官员、学术机构研究人员、相关领域中高级管理人员来校学习;
2016年以来,承担国家科技部对外援助培训项目,连续举办7届“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国际培训班”,累计培训34个发展中国家186位高校科研机构人员、科技管理部门官员;
成立浙江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医学院,培养高水平国际医学人才;
在浙江恒逸集团的支持下,与文莱大学开展合作,以“校-校-企”合作模式联合为文莱培养石油化工专业人才;
承办中国-东盟数字经济研修班,纳入中国-东盟数字部长会议机制,培养东盟成员国政府、产业和学术界领军人才;
……
服务大局,使命催征。浙江大学将进一步树立一流意识、围绕一流目标、贯彻一流标准,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留学浙大”品牌,以高质量来华留学助推学校高水平教育对外开放,为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的世界教育中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浙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