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热线:0571-88272851/88273744

网址:www.zju-embaea.org

邮箱:649607613@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八楼

求是书院

您的位置:求是书院 - 人文浙大

入校专属通道已开放!致敬生命重托

发布日期:2025-3-30

微雨落清明

落樱缤又纷

万年青常绿

思念最绵长

 

那些将身躯献给

浙大医学院的无语良师

始终未被遗忘

 

清明将至

 

为方便无语良师的家属祭奠

 

浙大医学院联合学校相关部门

 

经多方协调后推出专项暖心举措

 


每年清明、冬至前后各15天,每位无语良师的亲属均可凭遗体捐献证书,携10人内的亲属直接入校祭奠,无需额外预约。

 

他把捐赠卡天天揣在身上

 

每年清明前夕,医学院都会举行无语良师缅怀活动。今年的缅怀活动上,郑森芳先生的外孙女陈皓在无语良师纪念碑前,追忆起外公生前的志愿,让现场潸然。

 

郑森芳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化工专家。在无线电等领域,他取得多项发明专利,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自学8国语言翻译15余万字专业文献,曾多次荣获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省级劳动模范,把一生奉献在国家建设中。

 

两年前,郑森芳89岁高龄离世,平静而安详。遗体用来医学研究,眼角膜让他人重见光明……”根据生前的遗愿,他的遗体当天被送往浙大医学院。

 

陈皓回忆,外公是在70岁那年与外婆一起签署的遗体捐赠协议,想为这个社会作最后的奉献。晚年外公每次出门,都会随身携带遗体捐赠卡片,把卡都揣旧了。她知道,外公是怕自己哪一天在外面突然倒下了,医生能第一时间知道他是一名遗体捐赠者,以保留器官的完整性。

 

用生命浇灌后人的健康之树

 

329日清晨,樱花树下、纪念碑前,学院师生、家属及志愿者代表们列队鞠躬,敬献鲜花,向遗体捐献者们表达衷心的敬意和感谢。今年的主题是生命·希望

 

无语良师纪念碑前的樱花树上挂满了同学们的手写纸条:

 

虽然没有过亲切的寒暄,但我坚信你是温暖善良和蔼的人。

 

我们会怀着这份心意用心学好医学,不会辜负前辈的心愿与医学生的责任。

 

截至今年活动开始前,无语良师碑上已经镌刻了1449个捐赠者的名字。

 

他们的生命已然终结,却无私地浇灌着他人的健康之树;他们的躯体或许不再完整,却时刻庇护着他人的生命周全无语良师碑上镌刻着的颂词,正是大体老师们献身医学教育的真实写照。

 

开通专属通道不仅是为了方便家属,更是对无语良师奉献精神的延续与致敬。浙大医学院解剖实验室主任姜华东老师表示,清明、冬至两个节气是传统祭奠需求高峰,希望此次专属进校通道的开通,能让捐献者家属们进一步感受到学院的人文关怀

 

这次开放了家属进校的专属通道,能够感受到学校对我们这个特殊群体的关切重视,这份生命的传递,给我们的心中也带来了一份暖意……”捐献者家属代表在活动开始前说。

 

接续力量传承大爱精神

 

没有无语良师就没有解剖学,没有解剖学就没有现代医学。这是医学生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名言。

 

根据浙大医学院本科生培养方案要求,医学专业的本科生都需要修读解剖学相关课程,经过一定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医学人文教育后,于实验室接触真正的大体老师们。

 

每学期局部解剖学课第一堂课前,同学们都会身着白大褂,向大体老师们庄严鞠躬。

 

这门课对我的影响比想象还要大得多!医学院大三生陈卓妍是今年仪式发表感言的同学之一,从起初对课程的好奇、害怕,到随着课程深入后心中不断涌现的震撼、感动,我被大体老师们勇于奉献的精神深深折服。

 

每年约有6000余人来到医学院大爱无疆思政教育基地参观,感受生命的厚度与奉献的力量。

 

清明期间,医学院大爱无疆思政教育基地团队也将继续开展志愿活动,阐释循环接续、大爱不息的生命真谛。

 

医路漫漫,感恩无言

生命如炬,照亮前行

无语良师

以身躯托起医学未来

用奉献写下生命注脚

致敬生命之重托!

 

来源:浙江大学

照片来源:浙江大学医学院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46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