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深化拔尖科研创新人才培养,加强本科生对基础科研的深入认知,浙江大学“青青计划”推出“一作分享会”系列活动,邀请发表《自然》《科学》《细胞》等期刊的学生第一作者进行分享研讨,搭建本科生与前沿科研之间的桥梁,激发青年学子的学术热情与创新思维。
3月14日下午,第二期“青青计划·一作分享会”在紫金港校区尧坤楼401举行。本次活动有幸邀请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章晓晨为青科班学员作题为“在学科边界拓荒:一次跨界研究的破壁之旅”的分享,为大家介绍了他由兴趣走向科研的历程。分享会由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生、“青青计划·青科班”宣传委员庞祎祺同学主持。
第二期“青青计划·一作分享会”主讲嘉宾
浙江大学生工食品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章晓晨
从食品工程的本源探索到交叉领域的创新突破,章晓晨同大家分享了他以第一作者在《科学》上发表文章的长路,也为同学们提供了诸多宝贵建议,鼓励大家以好奇心为指引,以执行力破壁垒,开启属于自己的科研探索之路。
从食品工程到与航院合作,章晓晨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科研之路。以自身经历为线索,他详细讲述了自己跌宕起伏的科研之路。从本科生涯由SRTP项目而来的愉悦和惬意到研究生阶段历经迷惘、挣扎、痛苦、希望,章晓晨建议同学们思考自身的兴趣所在,“我对科研感兴趣吗?”“我喜欢哪个方向?”他也鼓励大家同经验丰富的老师和同学交流,从他们的智慧中汲取灵感与力量,为自己的科研道路点亮明灯。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围绕“SCI与Science的发刊高度”“本科生科研与硕博科研”等话题踊跃提问。章晓晨认为本科生的选择其实更为广泛,本科生同学可以多多阅读不同方面的资料书籍,不要过分限制自己的所视范围,应当去了解,去选择,激发自己的兴趣;他也鼓励大家走进实验室,发掘自己的科研兴趣,去体验,去确定,找到自己的方向,走出属于自己的未来之路。
章晓晨的科研之路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寻找兴趣、落地科研的范式参考。未来,“青青计划·一作分享会”将继续邀请各领域优秀的学生一作,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助力更多青年学子在创新道路上实现突破。
编辑:浙大青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