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热线:0571-88272851/88273744

网址:www.zju-embaea.org

邮箱:649607613@qq.com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教学主楼八楼

新闻聚焦

您的位置:新闻聚焦 - 热点新闻

学习总书记关心青年系列讲话,做学农爱农强农兴农‘四有’好青年

发布日期:2023-5-2

54日,学总书记关心青年系列讲话,做学农爱农强农兴农四有好青年”——农学院院长有约之五四青年节师生座谈会在于子三工作室成功举办。学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孙崇德教授,党委副书记张帆老师,学科建设与研究生教学办公室、团委学生工作办公室的教师代表及学生代表参与本次活动。与会师生围绕学习总书记的青年观,结合在科技小院实践成长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活动也是学习贯彻落实主题教育方案要求面向学生开展的调研工作。

 

01

 

浙江大学农学院师生在五四青年节

 

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

 

及《总书记的青年观》

 

活动首先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张帆老师领学《总书记的青年观》,从点亮青春理想、激昂奋斗旋律、澎湃创新动力和淬炼斗争精神四个方面带领同学们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爱青年的系列讲话,鼓励广大青年同学要有理想有担当,把实践作为最好的老师,深刻理解把握时代潮流和国家需要,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求是创新服务社会。她还带领大家重温了总书记在浙江大学十五次党代会前对学校所作的重要指示,分享了自己学习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精神的感受,寄语同学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强农本领,在农业强国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随后,在场的师生代表们分别发表了学习感悟,现场氛围轻松,气氛热烈。教师代表张颖老师表示,总书记的回信不仅体现了对农科人才培养的殷切关注,也表达了对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广大农科学子坚定强农信念、厚植爱农情怀的深情厚望。作为浙江大学的农科学生,应当以总书记的精神为指引,以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农科领军人才为目标,在浙江大学一流学科的支撑下、一流育人资源的滋养下树立远大目标、练就过硬本领、勇于砥砺奋斗、书写浙大担当。

 

听完青年学生及教师代表的发言,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崇德教授向在场的同学们致以青年节的节日祝福,并对大家立志学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决心表示肯定。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科技小院的学生期望,更是对广大青年学生,特别是农科学子的寄语和期望,同时也对高校农科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孙崇德教授强调,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的批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精神,要结合新阶段学校使命愿景、农学学科特点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孙崇德教授要求同学们在主题教育期间,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治素养;要重视思考领会,提高综合能力;要结合实践感悟,全面增强本领。最后,孙崇德教授结合自己的求学经历,真诚期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永葆五心,即:积极主动、好奇多问的好学之心;遵守法律、规范的敬畏之心;心怀感恩、投入科研的敬业之心;肯吃苦、能吃苦的奋斗之心;服务国家、社会的奉献之心。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解决一点小问题开始,坚持不懈,奋斗不息,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浙大农科青年学子的青春力量。

 

02

 

农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建设特色科技小院

 

全面打造拔尖农科研究生

 

创新实训培养平台

 

科技小院研究生培养模式是指研究生培养单位把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是一种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培养模式。浙江大学农学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研究生教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把农业农村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摆在重要位置,结合学科布局,积极推进科技小院等育人平台的建设工作。目前已有10个科技小院获得了教育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中国科协办公厅支持建设,20个科技小院获得了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立项。广大青年学生们在科技小院等平台上解民生、治学问、长才干、做贡献。

 

学院将继续面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面向农业产业行业以及未来人才需求,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以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融合创新、开放共赢为原则,以“1+1+N”推广模式为基础,全面推进浙大农科特色科技小院育人平台的建设,进一步探索以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推动农业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新方法,推动研究生教育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与农业农村发展紧密结合,引导广大研究生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绽放青春风采,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03

 

农学院青年学生

 

认真学习总书记回信精神

 

/ 2022级硕士研究生 王佳薇/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精神,总结青年农科学子应具备自讨苦吃,练就本领的重要特质。科技小院模式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对于指导农户创新增产增收,推进农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意义非凡。我所在课题组自2008年起便持续推进长兴紫笋茶科技小院项目落地发展,龚淑英教授曾说我的工作用一句话解释就是围绕制茶工程与茶叶品质评价开展教学、科研和技术推广,课题组在这些年的工作中解决了长兴紫笋茶汤略感青涩(滚筒代替理条机杀青,增加烘干程序);产业基础薄弱、茶叶基地分散(助力茶王赛提升知名度,一线指导);品种创新性有待提高(带领茶叶联盟开展茶叶多产品组合生产技术研究,从传统绿茶衍生出名优红茶、白茶、黄茶及蒸青紫笋等品类,提升茶园经济效益)等问题。我自身也参与到多类茶标准样的标准确立与研制过程。俯首农桑,耕读致远。新时代农科学子重任在肩,当以使命内驱为不懈动力,为实现中华农业强国梦持续奋斗!

 

/ 2021级博士研究生 龚潇雨/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我们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我深感责任重大。所谓粮安天下,种铸基石,农业始终在强国道路上占据重要地位,以小小种子服务国之大者是我们不变的目标。为此我们做了不少努力,科技小院的设立便是其中之一。

 

古人说,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作为新时代的浙大农科青年,我们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依托科技小院,我们要做到身入三农一线、心到三农一线、学在三农一线,在田间地头筑起科研平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助力中国人端牢自己的饭碗,在农业强国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 2021级硕士研究生 吴鑫怡/

 

我国设施蔬菜生产与欧美国家差异较大,设施蔬菜栽培不能走欧美国家的加温高能耗栽培之路,只能发展低能耗生产模式。喻景权院士团队立足我国国情,攻克营养液实时配比、自动按需供液、基质恒温减量三个难题,研发SAS轻简自控型无土栽培系统,降低初期投入2/3、肥水成本60%,实现轻简化、实用化和规模化,是农民可以用得起,用得好的系统,真正将科技成果转化到实践中,造福农民,振兴乡村。

 

喻老师曾和我们说对于应用学科,光有理论研究是不够的,要真正走进农田,才会发现更多的真问题、大文章。他本人也十分敬业勤奋,几乎每天晚上都加班到很晚,比我们学生回得更晚,这令我敬佩,更是我们每个人的榜样。我们青年更需要刻苦学习,有担当,树立远大理想,将解决农业生产问题作为研究目标,脚踏实地,多做实事。

 

/ 2021级博士研究生 叶晶晶/

 

广西苍梧茶科技小院通过聚焦广西苍梧原种六堡茶苍松这个广西著名商标品牌产品,攻坚六堡茶产业技术瓶颈,实现产业源头尤其是六堡茶优良品种的选育利用技术管控。非常感谢科技小院的建设,它作为茶产业人才培养新基地,实现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有效结合和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发展。

 

作为茶学专业的博士生,为树立科学精神,知其所以然,我目前致力于茶树白化品种的基础研究,旨在发现机理机制;研究原生质体分离、培养与应用,为实现种质资源创新贡献自己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虽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迎难而上,汇聚各方智慧,努力实现学科突破,创造奋斗青春。作为育种方向的研究生,两年期间也去了很多地区的茶园,开阔视野也增长见识。同时我们课题组几乎每周都会去茶园基地进行茶树栽培与管理的各项工作。通过理论去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印证理论,也在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认知。

 

科技小院是实现科研成果有效转化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作为农科的青年学子,未来也将是我们施展才干的舞台。

 

/ 2022级博士研究生 洪海诺/

 

我的导师祝增荣教授的科技小院是浙江余杭稻米科技小院,余杭区仓前基地的资格展示已完成,主要地点余杭区的黄湖镇目前还在规划建设中,其致力于乡村科创综合体、乡村研学、青少年教育的方面,让学生在劳作中学习知识,同时把知识运用在劳作中。在先前下地大田实践中,祝老师身体力行,跟我们一起撒肥、锄地、播种,同时讲解所遇害虫是什么、如何防治,以及耕作中的经验。就像总书记所说,新时代中国青年就要有这种自找苦吃的精气神,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我们青年一代要牢记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做新时代的标兵,牢记初心使命,践行知农爱农,立志强农兴农,始终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勇毅前行,学好自己专业知识,防治农业害虫,保证中国人民的口粮,使穷山恶水变成绿水青山,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农业强国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 2021级硕士研究生 王柳琴/

 

在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的回信后,我深切感受到我们当代青年人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也无比光明。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强调:“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作为一个植物病理专业的学生,我非常认同我们应该自找苦吃,实际上我认为我们农学专业的学生都很能找苦吃,也正因为术业有专攻,所以我们要敢于成为三农建设的先锋闯将,将专业知识和实践结合,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属于浙大农学人的青春力量!

 

/ 2022级博士研究生 张蔓蔓/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鼓舞了全体农大青年师生,一方面肯定了农大深入青年田间地头,村屯农家为乡村振兴解民生的担当作为;一方面让我们浙大学子倍感振奋,学会主动自找苦吃,自己给自己树立目标,并刻苦践行。

 

我们应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发扬浙大求是精神,踏踏实实继续在乡村振兴大舞台上建功立业,做到胸中有理想,用青春滋养三农情怀。

 

/ 2019级博士研究生 熊江燕/

 

中国是啤酒消费大国,但是由于国产大麦品质和价格竞争力弱,目前国内大麦消耗主要依赖欧洲国家进口。张国平老师课题组合作的浙江北仑大麦科技小院配备了专业大麦籽粒、麦芽检测实验室,工艺设备全流程展示平台等,可以同时通过ASBC方法和EBC方法对大麦、麦芽进行检测,并常年开展啤用大麦新品种测试、制麦新工艺试验、新品种与新工艺生产示范等工作。在学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我更深感青年使命重大,作为农科学子,我们应该做好自己的研究工作,发挥创新精神,吃苦精神,斗争精神,将我们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国家的饭碗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来源:浙大农学院团委碧水青禾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同学会© 版权所有    浙ICP备1904641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