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ꀅꌳꀅꌳꃅꁧ(彝语慢慢走,再见)……”
在声声赞歌中,浙江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昭觉分团带着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的女孩们,依依不舍地向远道而来捐赠女性卫生用品的爱心人士表达着最深的感激与祝福。
位于巍峨大凉山心脏地带的“彝都”昭觉,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
这里承载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为“浙大研支团”)25载春秋的执着奉献:自2000年起,139名浙大志愿者前赴后继、薪火相传,努力为昭觉县的教育事业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贡献浙大人的青春力量。
浙大研支团第25届昭觉分团成员
打破生理困境,搭建关爱桥梁
“老师老师,我可能要请个假……”
当有红着脸、羞涩嗫嚅的女学生来请假时,浙大研支团的老师们便知道她们是需要出校购买女性生理用品。这些羞于开口直言的女孩们让支教老师们敏锐捕捉到,当地目前的青春期生理健康教育还需要不断充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们积极行动起来。
2023年8月,浙大研支团主动牵线搭桥,联系到了有捐赠卫生巾意向的自媒体博主李嗲Lydiaaa团队,并积极与妇联及当地学校沟通对接捐赠事宜,最终促成了一次惠及昭觉县4所中小学逾5500名适龄女生的公益捐赠活动。此次捐赠提供了市场价值高达482,656元的卫生巾产品,总数达到301,248片,切实解决了山区女孩们在特殊时期的难言之需。
卫生巾捐赠仪式
“老师太好了,这回发的量都够我们每个人用至少半年啦!”
女孩们那由衷而质朴的笑容,如同初升的阳光驱散阴霾,映照出内心深处对善意与爱意最纯真的回应。
拂去羞耻误解,播种健康自信
然而浙大研支团并未止步于物质援助,他们深知,真正改变观念的力量源自教育。
2023年10月,浙大研支团联合李嗲团队深入校园,精心策划了一系列题为“关于月经的一切”的科普拓展课堂。这些生理课堂生动详尽地解答了关于月经的各种常见问题,旨在打破月经禁忌,消除所谓的“月经羞耻”,让每一位花季少女都能坦然面对自身的生理变化,勇敢拥抱内心的梦想,坚定地踏上追寻个人理想的道路。
科普课堂结束后,一位学生找到支教团:“老师,很感谢爱心人士捐赠的卫生巾,现在我不用再为这事犯愁了。这也是我第一次听这么详细的女性生理科普讲座,以前总觉得这个话题怪不好意思的,现在明白了这是一件正常事,也知道了怎么照顾好自己。他们的帮助让我感到很温暖,也给了我很多勇气。今后我一定更加努力读书,争取早日走出大山,在未来和他们一样去帮助有需要的人!”
这一场以关爱女性生理健康为主题的公益活动,不仅体现了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对昭觉学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更是他们在教育扶贫道路上的一次温情满溢、影响深远的实践。
浙江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昭觉分团团长管秉涛道出了支教团全体成员的心声:“我们期待有这样一天,大山里的孩子不再惧怕寒风凛冽,大山之外的世界不再遥不可及,彝乡的魅力能够被人看见。”
在未来,浙江大学也将继续联合社会各界爱心力量,用爱与智慧点亮更多偏远地区孩子的成长成才之路。
来源:浙江大学